【延伸閱讀】遠離魔怨 摘自星雲大師《星雲說偈》 |2022.11.11 語音朗讀 38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清淨心為盾,明利智慧劍,摧滅諸煩惱,外道眾魔怨。 ──《華嚴經》《華嚴經》有四句偈:「清淨心為盾,明利智慧劍,摧滅諸煩惱,外道眾魔怨。」主要告訴我們,要摧滅煩惱魔怨,必須以清淨心為盾,用智慧劍斬斷煩惱葛藤。古代兵將上戰場,會持盾甲保護自己,以免被敵軍的刀劍所傷;盾甲,就是保衛自己的利器。有形的盾甲可以保護身體不被傷害,但還是有限;真正能保護我們身心的,是無形的盾甲。這個無形的盾甲是什麼?「清淨心為盾」。圖/unsplash清淨心,就是沒有傷害他人、對他人不利的念頭。過去修行有成的高僧大德,因為擁有清淨、慈悲的心,所到之處,鳥雀不會懼怕,猛獸、惡犬等也不會傷害他。例如唐代的華林善覺禪師,因個人修行的慈悲威德,感召老虎相伴。有一次裴休宰相去拜訪他,看他獨自一人,便關心問起:「禪師深居山林野外,怎麼沒有侍者照料生活?」善覺禪師說:「我有兩個侍者,只是他們很少出來見客。」裴休宰相好奇問:「他們在哪裡?」善覺禪師微微一笑,向身後呼喚:「大空!小空!」兩隻老虎應聲出現。裴休宰相看了,嚇得渾身發抖。善覺禪師接著輕聲對牠們說:「有客人在,你們下去吧!」裴休宰相目睹了這一幕,從此對善覺禪師更加敬重。當我們有清淨心、慈悲心,會讓對方感到安全,自然不容易受到擾亂攻擊,也會讓人歡喜親近。為人處世能給人感受到歡喜、放心,必然是成功的人。因此要想擁有成功的人生,必須先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清淨心。圖/unsplash今日社會,人們經常感到壓力很大,往往是因為缺乏智慧觀照自心,看不清內心的傲慢、多欲、貪求、疑心、嫉妒等煩惱無明。在佛教,文殊菩薩以智慧見長,他手持寶劍,就是象徵以智慧劍斬斷煩惱魔軍。因此,我們應當效法文殊菩薩,用「明利智慧劍」斬斷煩惱無明,就能「摧滅諸煩惱,外道眾魔怨」。我們的煩惱就如同外道魔怨,只要培養慈悲心、清淨心為盾甲,煩惱自不能擾亂我們的身心;只要我們擁有智慧的寶劍,便可以無懼於煩惱侵襲。《華嚴經》這四句偈,對個人修養進德,有很大的助益。 ──摘自星雲大師《星雲說偈》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22】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52 人間佛教實踐的理念14-12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自序 佛法真義 自序2-2 熱門新聞 01中職/來猿隊看到「前女友」 陳鴻文想再戰5年2023.01.2802初九禮敬 24 諸天護法 2023.01.2903爆發性佛國走春 療癒3年疫情苦悶2023.01.2504櫻花開了 粉紅旋風襲全台2023.01.3005全台22縣市低溫特報 寒流影響連凍3天 明清晨下探6度2023.01.2706MLB/最難被破紀錄 一朗單季安打名留青史2023.01.2507南極冰山崩離 如漂浮的倫敦2023.01.2708社論--人逢逆世隨兔躍2023.01.2609【絕妙美詞】一代譯經高僧 鳩摩羅什2023.01.29105000紙鶴日記 摺進生活希望2023.01.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115】隨堂開示錄 教育講習68 如何做個如法的出家人7-4【延伸閱讀】心靈的文明【星雲大師全集115】隨堂開示錄 教育講習68 如何做個如法的出家人 7-3【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 佛法義理⑳ 平等【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 佛法義理⑲ 體相用的真義【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 佛法義理⑲ 豎窮三際 橫遍十方 作者其他文章【延伸閱讀】布施得富貴【延伸閱讀】皈依佛【延伸閱讀】認識身心【延伸閱讀】心地功夫【延伸閱讀】轉境【延伸閱讀】福慧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