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有袋類動物 文/智慧鳥 |2022.11.22 語音朗讀 4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恐鶴 圖/智慧鳥袋狼 圖/智慧鳥袋狼(左)、袋獅(中)、巨型短面袋鼠(右)。圖/智慧鳥內容與圖照節錄自《我的第一本動物「演化圖鑑」:第三紀哺乳動物與鳥類的盛世》,小鯨生活文創授權使用 圖/智慧鳥 文/智慧鳥有袋類是一個十分獨特而古老的哺乳動物類群,牠們的育兒袋其實是覆蓋在乳頭外面的一層皮膚。牠們孕育後代時,體內不會產生完整的胎盤,寶寶還沒有完全發育就會出生,進入育兒袋一邊吃奶一邊繼續發育。原始動物 演化留存有袋類動物的祖先在白堊紀末期就已經出現,當哺乳動物崛起之後,有袋類由於各方面都缺少競爭力很快滅絕。只有大洋洲和南美洲的有袋類比較幸運,牠們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南美袋犬是一群曾經生存在南美洲的大型有袋類食肉動物。袋劍虎是第三紀晚期南美洲最為強大的掠食者。最大型的袋劍虎身長約2公尺,體重250公斤,身體壯實。牠們能夠捕食當地絕大多數的食草動物;恐鶴是食物鏈頂端的巨大肉食性鳥類,站立時高2.5公尺,體重可達130公斤,頭部和馬頭一樣大。雖然牠們不會飛,但奔跑速度很快。袋劍虎是牠的強勁對手。卡拉袋鼬是雜食動物,體重約4~8公斤,長著長脖子、短腿細爪,是個攀爬高手。大洋洲的有袋類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平穩生活,牠們唯一遭受的重大挫折就是全球降溫導致的森林衰退。興衰成長 均在澳洲澳洲最早一批生活在森林環境的有袋類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衰亡的。第三紀晚期,澳洲的草原和荒漠環境愈來愈多。為了適應新環境而演化出了新的動物類群,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袋熊、樹袋熊、袋貂和全部袋鼠類的祖先。雙門齒獸是澳洲有史以來分布最廣、體型最大的有袋類動物。而袋狼的外形像狼,牠們在從森林走向草原的過程中,生態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大的袋獅體重約170公斤,牠的祖先是素食的樹棲小動物,樹袋熊是牠的親戚。袋貘前肢非常粗壯,後腿則非常細弱,而且四肢都有非常鋒利的爪子。巨型短面袋鼠站立時約有3公尺高,重232公斤。面部扁平,每一隻腳上只有一隻腳趾,牠們於第三紀末才在澳洲出現。 前一篇文章 身體有地方不會痛 下一篇文章 袋鼠育兒袋 哺育全紀錄 熱門新聞 01中職/來猿隊看到「前女友」 陳鴻文想再戰5年2023.01.2802初九禮敬 24 諸天護法 2023.01.2903爆發性佛國走春 療癒3年疫情苦悶2023.01.2504櫻花開了 粉紅旋風襲全台2023.01.3005全台22縣市低溫特報 寒流影響連凍3天 明清晨下探6度2023.01.2706MLB/最難被破紀錄 一朗單季安打名留青史2023.01.2507社論--人逢逆世隨兔躍2023.01.2608南極冰山崩離 如漂浮的倫敦2023.01.2709【絕妙美詞】一代譯經高僧 鳩摩羅什2023.01.2910社論--兔年新願 安樂和平2023.01.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食物中禾穀類蜘蛛網知多少蜘蛛靠靜電力飛行? 修復細胞 恢復原貌透視肝臟再生功能為什麼太陽也會有圓缺? 作者其他文章食物中禾穀類地球氧氣製造者現存最原始被子植物世界最早之花肉鰭魚的演化中國最早世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