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萬山岩雕 原民圖騰意義成謎

王淑芬 |2022.11.23
999觀看次
字級
高雄市茂林區萬頭蘭山區有4處巨岩,刻畫圓形及不規則圖騰。圖/資料照片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高雄市茂林區萬頭蘭山區有4處、14塊巨岩,岩石上刻畫圓形及不規則圖騰,為原住民原始藝術遺跡「萬山岩雕」,其代表的語彙,至今仍是專家考究待解之謎。

萬山岩雕為全國11處國定考古遺址之一,也是國內唯一大型岩雕群遺址。高雄市文化局近日宣布,12月3日和明年1月8日在高雄、台北各辦一場「走入神話的山」講座,帶領民眾認識萬山岩雕。

於1978年被發現的萬山岩雕,曝光後受到關注,是考古專家踏查解密的文化遺址,其中「孤巴察峨」(指有紋樣的石頭之意)被認為具有高度的藝術研究價值,因為岩雕群多紋飾且有完整性,在八十餘平方公尺的岩石表面,布滿了人像紋、人臉紋、同心圓等。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介紹,44年前萬山岩雕發現者高業榮,依照露天石刻早於原住民石版屋內木雕,參酌刻紋、圖騰風格變遷,推估岩雕有500年到1600年歷史;岩雕內容有具體構圖主題,並非隨意塗鴉的即興之作。除了部分岩雕受自然風化及人為損害,岩雕本體及周圍環境仍具完整性。

高雄市文化局綜整專家的探索成果,將4處圖騰「孤巴察峨」、「祖布里里」、「莎娜奇勒娥」、「大軋拉烏」的語彙,綜整成代表氏族分脈或遷徙方向等意涵,至於確切的語意待解。

文化局強調,岩雕已公告為國定考古遺址,並不開放旅遊,倘行經管制區或自然保護區都要提出申請,切勿任意登爬,因為岩雕位在深山區,路程遙遠險峻,尤其走訪山區要落實「無痕山林」的準則,才能留給山林呼吸的空間。

有兩次踏查萬山岩雕經驗的魯凱族人黃亦青(馬樂)表示,一趟踏查需要4天3夜,探索岩雕區須跋涉險峻的山區,好體力是必要的條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