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1
游昌憲原本是台北馬偕醫院兒科主治醫師,2004年輪調到台東馬偕醫院服務,是台東唯一兒科心臟科醫師,期滿可以返回台北的時候,他卻決定留下來,堅守台東兒童心臟疾病的診斷及治療,並推動學童心臟篩檢,以利早期治療。游昌憲表示:
「我沒那麼厲害,也沒那麼偉大,能幫到人就是我的使命。」
2
前威寶電信副董事長、台灣大哥大榮譽顧問曹萬鈞40歲離開職場後,陸續照顧生病的太太、父親,體悟無常即是有常,應該盡力活得快樂;於是63歲這年,他選擇出一本書《不只三兩句》,記錄生活所思所想。曹萬鈞認為:
「餘生很珍貴,要讓自己快樂一點。」
3
楊麗花出身戲班,13歲開始歌仔戲生涯,經歷廣播歌仔戲、台語電影、電視歌仔戲及劇場演出;楊麗花讓傳統戲曲成為一種流行文化,成為台灣歌仔戲的代名詞,今年獲頒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楊麗花說:
「我的名字是歌仔戲給的,我永遠都會為歌仔戲努力。」
4
餐廳「Solo Pasta」主廚王嘉平被譽為「最會做義大利料理的台灣人」,他在30歲時開始遊歷義大利18個省,並在15個省中的16家餐廳實習,把義式風味帶回台灣;在義式生活中,王嘉平體悟到:
「有『剩餘』,才不會將對生命的熱情燃燒殆盡,也才能慢下來,感受人生、感受愛。」
5
為了照顧孩子,孫傳莉從職場女性轉為家庭主婦;因為喜歡畫畫、旅行,她逐漸找回自己,也愛上花東的風景與生活步調。她在持續幾年的寫生後,如今更移居到台東,讓創作與生活融和,並將見聞集結成《大嬸的寫生壯遊》。孫傳莉表示:
「不親身去實踐,很多事就永遠不會開始。」
6
赫哲族是中國大陸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因地處東方,被稱為「守望太陽的民族」;1997年出生的赫哲族人尚美含,利用工作之餘,除參與赫哲族民俗文化表演,她還會教當地孩子跳赫哲族歌舞,並與技藝傳承人一起研究手工藝品。尚美含說:
「我的夢想就是為我們民族的文化傳承,獻出我小小的力量。」
7
第57屆電視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由曾寶儀獨挑大梁主持,獲得許多好評;她為了典禮貢獻不少創意,例如與YouTuber阿翰合作拍開場影片,在YouTube登上發燒榜第一名。曾寶儀希望大家更關注台灣演藝圈,她表示:
「這裡真的有很多人努力地,一生只為了做好一件事,而沒有觀眾,這一切都是枉然。」
8
近年台灣吹起了一股登山熱潮,對於84歲的張王菊阿嬤來說,爬山幾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她每周至少爬1至2次山,即便是海拔落差達700公尺的劍龍陵、拉繩攀岩才能登頂的的五寮尖,她都能輕鬆完成。張王菊認為:
「每個人的興趣都不一樣,不用擔心做不做得到,喜歡就去嘗試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