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曹公廟 紀念清知縣開水圳 王淑芬 |2022.11.24 語音朗讀 6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清朝鳳山知縣曹謹開鑿「曹公圳」,讓旱地變良田,圖為左營舊城鳳儀門(東門),護城河也是曹公圳的灌溉溝渠。圖/劉學聖農民感念曹謹興水利,讓旱地成良田,訂每年國曆十一月一日為曹公誕辰。圖/記者王淑芬後人感念曹謹開鑿水圳,建祠、建廟祭祀,至今香火繚繞。圖/資料照片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初到高雄鳳山的民眾,必然會對「曹公」感到好奇;原來曹公圳、曹公路、曹公廟、曹公國小都是為紀念清朝鳳山知縣曹謹開鑿「曹公圳」,讓旱地變良田的德政而命名,後人奉祀一百六十二年,至今香火繚繞。被稱為「廟祝」的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前身為高雄農田水利會)處長呂文豪說,農民感念曹謹興建大圳,除了建祠、建廟,每年十一月一日「曹公誕辰」時,信眾還會行三跪九叩禮祭祀,也是後人飲水思源的最佳寫照。日總督捐地 助重建曹公祠根據史料記載,一八三七年鳳山大旱,曹謹奉派鳳山知縣,當時知府告知要「足食才能弭盜」;曹謹巡視鳳山縣境(現今的屏東、高雄)時,發現在九曲塘畔下淡水溪(現高屏溪)一帶有豐沛的水源,於是他啟動開圳灌溉荒田的計畫,歷經二年,掘圳四十四條,灌溉約二千一百多公頃的土地。有了水圳後,原本只能一收的農田變兩穫;農民感念曹謹興水利,於是將大圳命名為「曹公圳」,後來鳳邑在道光二十一年又逢大旱,曹謹再授權開闢「曹公新圳」四十六條,灌溉面積增加約二千公頃;鳳山縣民一八六○年追崇曹謹,並於鳳儀書院建祠朝拜。曹公圳灌溉數千公頃,讓農穫增產的政績,還受到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肯定,因不忍曹公祠傾圯,他在一九○○年捐資、捐地,於鳳山曹公路重建曹公祠;不過當時追崇曹公,祭祀都只是「長生牌位」,信眾認為有失莊嚴,於是地方仕紳稟神請示後,決定塑造曹公金身,一九九二年安座曹公神尊,同時將「曹公祠」,晉陞為「曹公廟」。引高屏溪水 恩德澤被後代有感於曹公圳、新曹公圳澤被後代,鳳邑赤山文史工作者鄭溫乾等人,在一九九九年踏上「尋根知縣曹謹之旅」,攜帶曹公廟的香火,跨海到中國大陸河南沁陽市曹公墓園祭拜,當時距離曹謹辭官返鄉已相隔一百五十四年。呂文豪表示,當時兩岸學者還針對興水利,來提高農業產能舉行「曹謹公學術研討會」,揭露更詳盡的曹公事蹟;後來高雄縣政府文化局邀請專家會勘「曹公圳」水門舊址,在二○○○年將曹公圳舊碑及閘門列為縣定古蹟,也舉辦過「曹公文化節」活動。呂文豪指出,鳳山、大樹、大寮一帶,還沒有開鑿水圳前,高雄平原沒有完整的灌溉水渠,無法引高屏溪川流,農民看天作物歉收,舉目盡是乾涸黃土;後來,曹公圳從大樹區九曲塘,引高屏溪水滋養田畝,過去龜裂的「看天田」,不再黃沙飛揚,讓鳳山縣成為南台灣重要的米糧產地。直到現在,曹公圳仍是高雄市灌溉農田、防洪的重要渠道,呂文豪分享,旱季藉由調控,還能挹注大高雄地區民生用水;曹謹不只被稱為「水利工程的先驅者」,曹公廟至今香火繚繞,已成了鳳邑民眾的信仰中心。 前一篇文章 菲國哲學大會 人間佛教中心與會 下一篇文章 全腦開發培訓 菲教師扎根三好 熱門新聞 01初九禮敬 24 諸天護法 2023.01.2902櫻花開了 粉紅旋風襲全台2023.01.3003【絕妙美詞】一代譯經高僧 鳩摩羅什2023.01.29045000紙鶴日記 摺進生活希望2023.01.2905母一輩子沒出遠門 子載壯遊6萬公里2023.01.3106社論--鉅額賠付下的保險問題2023.01.2907【草木堪為友】說個槐樹的歷史故事2023.01.2908歲朝清供文人畫2023.01.2909社論--人口海嘯2023.01.30102月起新制上路 家電補助最多5000元2023.02.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神父創法式春聯 寫《聖經》祝福桃園產學訪佛光山 交流佛法理念道觀變佛寺 台版吳哥窟在楠西尔有寺獻燈祈福 回向世界和平台南市長夫人說故事 傳遞三好佛光童軍集訓 為世界大露營暖身 作者其他文章海木耳不但可吃 還可抗暖化「藻」到固碳明星 中山大學團隊發現海木耳高效能台日馬拉松鐵人交流 千葉館山市長訪佛光山高屏溪川流量創新低 水情燈號可能轉綠燈歡樂幸福! 讓兒童在球池溜滑梯邊看電影「團仔圓妞鬧元宵」 高雄、北京連線分享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