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文物智慧巡檢機器人可運用機械手臂對展品進行檢視、拍攝影像,在珍貴展品受損初期就提出警示。圖/苗栗縣府提供
【記者羅智華苗栗報導】機器人也能幫忙守護傳統工藝?雲林科技大學智慧辨識中心與三義木雕博物館合作 ,今天發表全台第一部「AI文物智慧巡檢機器人」,可運用機械手臂對展品進行檢視、拍攝影像,在珍貴展品受損初期就提出警示,做好預防性維護,延長文物壽命。
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曾永寬表示,木質文物與藝術品因會受到外在環境溫度、溼度、空氣品質和光照等影響,以及蛀蟲、白蟻等危害,讓文物保存相當不容易;若沒有及早發現這些危害因子,就可能導致文物的劣化損傷。
為此,團隊開發出全台首創的「文物智慧巡檢機器人技術」,機器人可依設定路徑到各展品或文物的擺放位置,運用機械手臂針對文物進行檢視、拍攝高解析度影像,一旦發現有受損情形,就可在危害情況初期,就及早提出警示。
不僅如此,這台AI機器人還可在巡檢過程中蒐集保存環境感測數據,依據文物劣化特徵、和環境因子影響,搭配文物影像差異辨識,提出該文物受損原因判斷與修復建議,藉此成為文物保存維護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