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總處29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估2022年、2023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06%及2.75%,2023年「保3」落空。圖為民眾在台北市北投中繼市場採買。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出口吹冷風,經濟成長率跌跌不休。主計總處昨日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06%,較8月3.76%預測值,下修0.7個百分點,今年經濟成長勉強「保3」。但,預測2023年經濟成長率為2.75%,確定「保3」無望。
此外,主計總處也示警,美國晶片法案及歐洲類似法案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調整的影響,也將是牽動未來經濟情勢發展的主要不確定因素之一。且由於半導體為我國重點產業,值得密切關注。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表示,今年商品出口下修214億美元,影響GDP逾1個百分點,是這次下修2022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的主因。朱澤民也坦言,「都是商品出口的原因」,商品出口確實不好,世界經濟成長低,其他國家需求趨緩,使得我國貿易量減少。
5月以來 5度下修預估值
今年自5月以來,主計總處迄今已5次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2月24日的4.42%,5月27日下修至3.91%,接下來7月29日下修為3.85%,8月12日下修至3.76%,10月28日下修至3.60%,昨日則再下修至3.06%。
蔡鈺泰表示,今年上半年出口表現亮麗,但下半年隨各國通膨及升息壓力升高,使得全球終端需求放緩,廠商持續去化庫存,加上中國大陸持續實施清零政策,且中國大陸不動產價格也在萎縮,影響消費,因此預測第4季商品出口年減3.89%;併計商品與服務,預測第4季實質輸出成長0.05%、下修4.05個百分點,全年輸出成長3.96%、下修1.88個百分點;明年輸出實質成長3.75%、下修1.3個百分點。因此,今、明年經濟成長率下修,關鍵都是出口。
至於投資部分,前3季投資有上修,但第4季投資則下修,蔡鈺泰表示,廠商調整投資計畫,部分可能延至明年,但整體投資步調確實也有放緩,明年投資也比上次調降。
主計總處也預測2023年各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1.10%、3.96%、3.12%、2.82%。對此,朱澤民表示,明年上半年還有存貨調整的壓力,但經濟成長應可慢慢恢復,「預估從第2季開始逐漸回升」。
人均GDP贏日韓?主計長改口
國際貨幣基金(IMF)估算,今年台灣人均GDP可望首度超越日本及韓國,成為東亞第一。主計長朱澤民10月在立院答詢時表示,今年台灣應可以達到,但金額也許沒這麼高。昨主計總處預測台灣今年人均GDP為3萬2914美元,較IMF預測低,且主計長面對媒體詢問時也改口表示,今年跟明年都不一定,要看匯率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