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1
莊筱清因先天代謝異常,造成智力遲緩、聽覺、視覺損傷等多重障礙;在就讀高職期間,她愛上烘焙、考取麵包類丙級烘焙執照,更進一步在「台灣畫話協會」的課程中,發展出畫畫、紙黏土、拼布、捏陶等才藝,走出精采人生。莊筱清表示:
「如果我的頭腦只有人家的二分之一,那我就比別人更認真兩倍。」
2
林麗珍在舞蹈創作上投注畢生熱情,被譽為世界當代八大編舞家之一;她的編舞有一個特色──「慢」,舞者以緩慢的速度移動,在寧靜中卻蘊含豐沛的力量。對林麗珍來說,跳舞讓她認識自己,也懂得欣賞、珍惜周遭的人事物。林麗珍認為:
「我覺得人這一輩子,一定要找到一件真的喜歡的事,然後和它好好相處。」
3
美國俄亥俄州內科醫師塔克(Howard Tucker)今年以百歲高齡,創下世界上最高齡執業醫師的金氏世界紀錄;雖然年事已高,但塔克熱愛工作,目前還沒有退休的打算,他相信,工作為他帶來成就感和人生的目的。塔克分享:
「當你熱愛你所做的事情,而且仍有能力可以完成它,為什麼會想退休?」
4
基隆火車站附近有家「劉家臭豆腐」,老闆劉清山在每年11月14日生日時,都會動員全家舉辦一天的義賣活動,並將所得捐贈給家扶中心,為弱勢家庭兒童送愛;今年是他行善的第15年,善款累計超過49萬元。劉清山說:
「賣臭豆腐能助人,是我生日最好的禮物,也很有意義。」
5
38歲的高世達任教於景文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他以一手精妙的果雕技術,多次代表台灣出國參賽拿到冠軍,是今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基層勞教類」得主;高世達常鼓勵學生要能吃苦、才能學好技藝,他表示:
「只要學會了,就成為自己一輩子的能力,別人想搶也搶不走;找到興趣、立定目標,埋頭去做就對了。 」
6
台劇《媽,別鬧了》把歌手暨演員比莉帶回螢光幕前,她更與兒子周湯豪重新演繹經典歌曲〈什麼都不必說〉;步入70歲的比莉,歷經2度婚變、抗癌成功、在家沉潛超過10年,即便一路走來巔簸,比莉至今仍能笑談人生,她說:
「我學會把開心擺第一,珍惜當下,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7
影響力品牌學院、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於54歲時,離開董事長職位,開始寫作、出書、繪畫、演講,從原本忙碌的生活中解放,重新找回自己;丁菱娟分享,心態是改變的第一步,要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踏出第一步,她認為:
「如果想要改變,就要有意識地累積並行動,不要等到無力改變才後悔。」
8
美國海浪攝影師利托(Clark Little)即使在惡劣的天氣,也執著挺進凶猛的大海,在管浪中拍出「由內而外的視角」照片,把每一個以壯觀告終的海浪,化為永恆,希望大家見證「海洋的藝術」,進而萌生守護海洋生物的動力。利托鼓勵大家:
「走出家門,因為世界上最激動人心的事情,就發生在你的房間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