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住異滅】地球能養活多少人

 |2022.12.18
7039觀看次
字級
不斷增長的人口和地球有限的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顯著,現在已有數億人口的生存得不到保障,長期處於飢餓的狀態。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1993年,美國一個研究團隊為尋找人類久遠歷史的足跡,在人類基因組發現了一個「人口瓶頸」(genetic bottleneck)的因素,有可能造成族群的滅絕,使人口數量急劇縮小。從遺傳和考古證據顯示,西元前7萬年爆發的圖巴火山,導致地球人口總數降到1萬左右的歷史最低點,人類差點因此而絕跡。

2022年11月15日,地球上第80億人出生了,目前全球人口如此龐大,而且每天有大約37萬個新生嬰兒誕生。然而,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從氣候變化到生物多樣性喪失;從水資源緊張到爭奪土地的衝突,都可歸因於這幾百年人口暴增所致。

到底我們居住的地球能養活多少人?假如不考慮其他需求,地球上現有的80億人,每人間隔1公尺排成方陣,總占地表面積僅為25.6萬平方公里。如果把養活一個人所需的耕地、水源地,以及原料生產所需土地都考慮進來,每個人大約需要2.1公頃土地。但這只是世界平均值,如果按照美國人的生活方式,那麼每人可能需要10公頃土地。

 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亞馬遜森林正在迅速地消失。圖/123RF

人類糧食危機

事實上,有個好辦法可以增加單位土地面積能養活人口的總數,那就是蔬食。根據2017年8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的一篇論文,如果美國現有的耕地全都改為直接種植人類食物而不是飼料,將可以多養活3.5億人口。即便如此,面對地球陸地面積的38%(約50億公頃)已經被用於人類糧食和原料的生產,這距離地球承載力極限不遠了。

人類當然可以透過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產量來增加總產出,正如馬爾薩斯在《人口原理》指出,土地產出效率的增長是線性的,而人口增長是指數級的,總有一天,糧食會不夠吃。其實科學的發展也是有一定限制,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從長遠來看無疑是正確的,比如目前的全球農業效率平均成長率,就已經低於人口成長率了。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人口學研究者喬‧科恩(Joel Cohen)曾經彙集全球65家頂尖研究機構的預測,發現大多數認為地球最多只能養活80億人口。不管怎樣,地球人口總有一天必須停止增長,不然未來可能是就戰爭或瘟疫等著人類,畢竟移民外星球是一個非常遙遠而且昂貴的選項。

 人類為滿足自身需求,地球上38%的陸地表面已被人類開墾用來種植糧食或其他經濟作物。圖/123RF

人口成長壓力

聯合國聲明指出,人口統計顯示,全球人口在12年間增加了10億人,這種成長幅度前所未見,主要歸功於公衛、營養、個人衛生和醫藥改善,所以延長人類的壽命;再者,也因為有些國家的生育率持續維持高水平。

過去10年來,人口成長主要發生在亞洲中等收入的國家,自2011年以來成長約7億人。印度人口增加約1.8億,預計2023年總人口數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聯合國預計全球人口數到2080年代,將有約104億人的高點,然後維持這樣的水平直到2100年。

專家表示,全球人口成長提高對大自然的壓力,人類必須與野生動物競爭水、食物和空間。人口快速成長加上氣候變遷因素,在未來數十年間可能會促成大規模移民和衝突。不斷增長的人口和地球有限的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顯著,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現在已有超過10億人口的生存得不到保障,長期處於飢餓的狀態。

 印度總人口增加了約1.8億,預計2023年總人口數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圖/123RF

地球極限超載

當人口數量達到影響自身生存質量的階段,人類將會自相殘殺,宗教、種族、資源、意識形態、領土等等的任何理由都可能引發戰爭,而戰爭必定減少大量人口。由於地球上的資源變得愈來愈緊缺,如果這種情況沒得到控制,終有一天,人類社會的秩序可能會分崩離析,世界將重返到弱肉強食的野蠻時代。

然而,人口結構影響的不僅僅是地球環境和人類社會的經濟,也是左右全世界人民生活質量的一股隱藏性強大力量。據賓州(Pennsylvania)德雷克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全球健康教授亞歷克斯‧伊澤(Alex Ezeh)的看法,一個國家的絕對人口數量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相反的,人口成長或下降的速度才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為這會決定事物變化的速度。

2021年一項研究發現,美國的人口增長和非再生能源的使用都導致環境惡化。一般普遍認為,人類正在給地球有限的資源帶來不可持續的壓力,這稱為「地球生態超載日」現象,是指每年到這一天,人類已經用完地球全年可持續再生的所有生物資源,所餘的日子都是負載。

 世界海岸線地區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區域之一。圖/123RF

全球人口增降變數

儘管人類在地球上繼續擴張的規模仍有變數,從人口發展的一些軌跡來看,無論採取任何可能的措施來減少人口,事實上在短時間內人口都會繼續增長。

未來人口數量擴張取決於一種被稱為「人口成長慣性」的現象,即只要人口死亡率和移民水平保持不變,雖然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年輕人口數就會繼續增長。這是因為人口變化不僅與出生率有關,也與人口結構有關,尤其是育齡婦女的總數。

2014年一項研究發現,即使發生重大的全球悲劇,如致命的流行病或災難性的世界大戰,甚至是地球上每個國家都實施嚴厲的獨生子女政策,人類仍將在2100年增長到100億人。即使未來出現20億人口死亡的大規模災難,到2100年人口仍將增長到85億。這項研究的總結顯示,無論發生什麼狀況,至少到下個世紀,可能仍然有更多人出生在地球上。

在未來幾年,人類對地球的主導將更為舉足輕重,因此,找到一種人類共同生活及保護環境之道,將是人類所要面臨的最大挑戰。

 世界海岸線地區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區域之一。圖/123RF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