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權威、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國健署今年7月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肺癌個案數也將提升,可能超越大腸癌成十大癌症發生第一位。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國健署今公布109年癌症登記,大腸癌個案數1萬6829人,連續15年第一位,而肺癌個案數1萬6370人緊追在後。肺癌權威、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國健署今年7月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肺癌個案數也將提升,可能超越大腸癌成十大癌症發生第一位。
癌症十大死因中肺癌連續18年霸占首位,去年破紀錄奪走超過1萬人性命。陳晉興指出,去年我國治療肺癌費用超過228億元,包括肺癌第三代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是所有癌症之中花費最高,理論上肺癌死亡數、致死率應要下降,但去年卻有1萬人死亡,很大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
陳晉興表示,很多肺癌病人受限當時政策,無法住院做切片檢查,也有些病人因為確診新冠肺炎,必須進行7天隔離,但因免疫力差,還沒過完7天就不幸離世,還有肺癌患者染疫後Ct值一直無法小於30,未達解除隔離標準,不斷延後確診、治療期程。
陳晉興認為,去年肺癌死亡數超過1萬人,很大原因與新冠疫情有關,現在隨著疫情慢慢鬆綁政策,「政府有比較改進」,預估接下來應可回歸常態醫療,也希望明年死亡人數低於1萬人。
今年7月起推動LDCT篩檢,陳晉興表示,相較大腸癌早期就開始做篩檢,肺癌到今年開始做篩檢,不過兩者人數相當接近,預估今年、明年肺癌個案數將會增加,屆時將成為十大癌症第一,「肺癌人數增加沒關係,就是希望早期篩檢、早期治療,降低死亡率,才代表篩檢有效」。
「要知道原因才能降低發生率,但肺癌發生原因仍不清楚,因此相當困難。」陳晉興表示,常見2大原因是抽菸、空汙,台灣隨著「菸害防制法」實施後,抽菸得肺癌的人數有減少,空汙狀況也有改善,但台灣肺癌個案總體沒減少,尤其女性肺癌也增加,都是需要面對的問題。
109年癌症登記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比108年快轉1秒。陳晉興直言,癌症是老年人疾病,隨人口老化、癌症發生也會增加,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除了老年人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往往最多往生的原因都是因為癌症,未來癌症時鐘持續快轉,是無法避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