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物產生態大觀 ( 16-3) 日本殖民:甘蔗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3.01.06 語音朗讀 11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製糖工廠與工人運送甘蔗 1930年代,南台灣一間製糖工廠與運送甘蔗的工人。1901年,台灣在橋仔頭興建了最早的現代製糖工廠,包括運送、壓榨、清淨、蒸發、結晶、分蜜、包裝等程序。隨著技術和設備不斷改進,自動化程度日益提升,糖的品質和產量也大幅增加。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南台灣甘蔗田與小火車鐵道 1930年代,南台灣的甘蔗田與運輸火車鐵道。台灣種植甘蔗製糖的歷史悠久,清代時台南已經有許多糖廍,以傳統方式製糖,並銷售到富庶的江浙一帶。日本殖民時代,根據台灣的土地和氣候條件,選擇甘蔗為重點的經濟作物,實行大規模科學化經營,包括農地規畫、水利建設、品種改良、統購統銷、小火車運輸等等。另一方面,台灣糖業主要為「大日本製糖」所有,由日本資本和技術所掌控,由於蔗農遭到嚴重剝削,生活陷於貧困,還曾經爆發大規模的抗爭事件。 光復後,土地所有權重新分配,製糖業持續繁榮發展,蔗農生活大幅改善,台糖不僅是龐大的事業體,也因僱用大量員工而形成獨特的生活圈。1990年代後,製糖事業走下坡,台糖逐步轉為文創園區,提供蔗園、加工產品、小火車、田園景色等休閒景觀與設施。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甘蔗搔卸機 1930年代,南台灣一間製糖工廠的甘蔗搔卸機。當時,收成的甘蔗透過專用軌道運送進糖廠後,會先以搔卸機將甘蔗卸至輸送機,經過截斷、壓碎及撕裂後,再送入壓榨機輪番榨取汁液。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南台灣甘蔗田與機械化耕作 1930年代,南台灣的甘蔗田。甘蔗占全球糖類產量的很大部分,日本時代將蔗糖做為重要出口貨物,因此加強甘蔗的種植和推廣。隨著甘蔗成為台灣的重點經濟作物,蔗田的耕種過程也經過大幅改良,以更機械化的方式種植與收成,更透過對土地面積與土質的精算,規畫專門的栽培方式,使甘蔗的產量及品質都大幅提高。儘管如此,因機械化的成本十分昂貴,大部分的蔗田仍然依賴人力收割。此張照片取自《台灣寫真大觀》,為殖民政府宣傳政績的刻版圖片,並非普遍狀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製糖工廠裡的壓榨機 1930年代,南台灣一間製糖工廠裡的壓榨機。壓榨是製糖過程的第一個步驟,甘蔗被運輸至製糖廠後,由搔卸機卸至輸送機,經過截斷、壓碎、撕裂,再送入壓榨機中,由多組機器輪番反覆壓榨,透過輾壓甘蔗莖的方式榨取汁液。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甘蔗收割作業機械化 1930年代,南台灣的甘蔗田收割景象。甘蔗主要生長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台灣中南部平原擁有種植甘蔗的良好條件。日本時代,甘蔗收割作業部分由人工轉為機械化。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製糖工廠的蒸發作業 1930年代,製糖工廠的蒸發罐作業。甘蔗切割壓榨後,蔗渣會被送到鍋爐,作為水蒸氣發電的燃料。至於蔗汁則會加上石灰粉,讓雜質凝結沉澱以進行蒸發,經過五層蒸發罐蒸發水分後,留下的便是糖漿,然後再進行下一階段的結晶工作。照片中堆積如山的就是淘汰的蔗渣,可作為水蒸氣發電的燃料使用。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製糖工廠裡的化學分析室 1930年代,南台灣一間製糖工廠裡的化學分析室。食品的加工製作,即使是最初步的加工,還是會涉及到成分比例與製作步驟的問題,這些都需要事先進行分析實驗,才能實際運用在大量的加工操作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shu4364@ms62.hinet.net(02)2368-4364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寬鼎畫語】佛光普照 南海觀世音菩薩 熱門新聞 01是「九命胖貓」! 8.5公斤6樓摔落砸破汽車玻璃仍沒事2023.06.0102緩解胃部不適 這四款飲品有益健康還助消化2023.05.3003【研朱札記】《臺南孔廟的音樂》──黑澤隆朝手稿 2023.06.01046月新制一次看 懶人包在這裡2023.06.0105社論--台美貿易協定的新動向2023.05.3006社論--非核家園與核能選項2023.05.3107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消弭不平等評比 南華全台第12023.06.0208【寶藏福田】為何佛教有三寶2023.06.0409法網/英國唯一希望敗北 諾瑞:太受挫了2023.06.0310社論--大學教育的宗旨2023.06.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府城巡禮】台南小西門【寬鼎畫語】關於愛─孺慕【時光走廊】台灣古寺歷史影像(10-8)台灣北部 【走過歷史】芷江抗戰勝利受降舊址【李惠月1:12袖珍小小世界創作個展】袖珍日常【護生畫集】鸚鵡和歌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10-7) 台灣北部【時光走廊】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10-6) 台灣北部【時光走廊】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10-5) 台灣中部【時光走廊】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10-4) 台灣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