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江鳳嬌 菩薩 勸募興學全球第一

文/妙願法師  |2023.01.15
2974觀看次
字級
百萬人興學紀念館安基典禮,高江鳳嬌居士(左二)與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左三)等人歡喜合影。圖/百萬人興學委員會
2000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頒發圓滿委員聘書給高江鳳嬌居士。圖/百萬人興學委員會
佛光山百萬人興學紀念館。圖/百萬人興學委員會

文/妙願法師 

佛光大學的建校過程一直是仰賴社會各界善心人士聚沙成塔、集體創作而成。其中,第一線的勸募委員是佛光大學最重要的後盾與護法城牆;在全球百萬人興學委員,前仆後繼的護持下,建校歷史歷經三十年不曾間斷。這不但是台灣高等教育以及佛教界的奇蹟,更是百萬人興學委員的光榮歷史!

在眾多興學勸募委員中,來自台北木柵大慈佛社的高江鳳嬌是少數勸募超過千人的圓滿委員,不但勸募人數高達三千多人,時間更持續二十六年不間斷,是百萬人興學歷史上的奇葩。

一九九七年,當星雲大師提出「全民建校」、「效法武訓興學」口號時,高江鳳嬌便非常振奮,一股衝動告訴自己「我也要做興學委員」。

護持大師,護持學生讀書,就這樣開啟她勸募興學的生命歷程。

一九三一年出生宜蘭的高江鳳嬌,童年是在日本空襲台灣的二戰中度過,斷斷續續的求學過程,所學的只是簡單的日文會話與幾個中文字。戰後的台灣,百業蕭條、經濟極待復甦,一個農家子弟也只能隨父母安排,走入尋常百姓家為生活溫飽而努力。婚後的她為了六名子女的教育,從務農、清潔工到市場賣衣服,飽嘗人生的無奈心酸;尤其在婚姻路上,更讓她常常感嘆自己過去修福不夠,才會今生福德淺薄。

親近佛光山後,她開始明白一切果報,都來自過去的行為造作;為改變坎坷的命運,她跪在大悲殿的菩薩前痛哭懺悔,祈求觀音菩薩加被,發願以護持建校功德來結善緣種福田。沒想到一個月就勸募到一百多人加入她的團隊,三個月後,竟增加到五百位興學委員。

有了這分成績,就像一道曙光照進高江鳳嬌心中,從此她在師父、蓮友、護持者的肯定下,得到力量依靠,更堅定要持續勸募下去,不論路途多遙遠,她都不放棄給對方種福田的機會。

從六十七歲高齡勸募到九十二歲,勸募的對象遍及各行各業,從台灣電力公司主管、國稅局公務員、學校教書的老師、服飾店老闆娘、麵線糊老闆、市場賣菜的小販、街道上的店家,甚至腦性麻痺患者等等。遇到不會寫的字,就用圖畫取代,賣金屬的就畫一支鐵鎚,賣麵線糊的則畫一碗麵線。

為了把名字與帳目做好,不會寫字的她,發心以高齡進補校學字。又為了不讓別人懷疑她是詐騙分子,對於每一筆款項,都一定開收據給對方,讓護持的興學委員,對她從不信任到成為話家常的朋友。

二十六年來,高江鳳嬌從一個人坐公車挨家挨戶去收款,到感動興學委員主動發心每周開車接送她去收款。這位護持興學的委員,就是現任大慈佛社木柵第四分會會長顧玨時,她當時在國稅局上班,看見一位不相識的七十歲高江鳳嬌因為受人之託,特別坐公車千里迢迢來幫她收款,內心既感動又慚愧;當下就告訴高江鳳嬌,下一次她會主動去她家繳功德款,並發心載她前往各處圓滿收款。就這樣,顧玨時就載著高江鳳嬌,從木柵、新店、景美、深坑、石碇,公館到台北市。時間一過就是十八年,也成就了一位新會長的誕生。

護持佛光大學令高江鳳嬌感到極感動的,是信仰基督教的先生在一次參觀佛光大學後,一改過去的反對為認同,多年後也跟著她信仰佛教,並加入勸募興學行列,令她無比地歡喜。另外,孫女也是佛光大學的畢業生,每次帶團到學校參觀時,聽見所有的學生都喊她百萬興學的阿媽來了,還介紹這所大學是她蓋的,真是滿心的欣喜與驕傲。

高江鳳嬌從六十七歲,一步一腳印走出人生的低谷,走向人生的第二春。她從愁容到歡喜,從自卑到肯定,慈祥的臉龐就像菩薩,人人都樂於親近。正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的:「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

祝福高江鳳嬌早生佛國,乘願再來,追隨星雲大師普利有情,圓滿生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