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罕見卷羽鵜鶘 現身基隆首紀錄 |2023.01.27 語音朗讀 19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農曆春節,鳥友發現3隻罕見的「卷羽鵜鶘」兩度現身基隆新山水庫。圖/沈錦豐提供 【本報基隆訊】基隆新山水庫近來除每年都會來過冬的「捕魚高手」鸕鶿大軍外,農曆春節鳥友發現3隻罕見的「卷羽鵜鶘」,初一、初五兩度過夜棲息。基隆鳥會表示,這是基隆第一筆卷羽鵜鶘的紀錄,難得一見。基隆鳥會理事沈錦豐表示,卷羽鵜鶘還是一級保育類,因應2017年海洋保育委員會成立將卷羽鵜鶘等海鳥移轉至海洋委員會管理,2020年公告的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仍將卷羽鵜鶘列為一級保育類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沈錦豐表示,一次3隻應該是台灣的第一筆紀錄,這3隻去年12月24日在桃園許厝港發現,今年1月8日起在中興橋華江橋間被發現,1月22日初一、26日初五兩度造訪基隆新山水庫過夜。今天上午9時30在光復橋及華江橋發現牠們,研判一早又從新山水庫飛過去。鳥友發現3隻罕見的「卷羽鵜鶘」兩度現身基隆新山水庫。圖/沈錦豐提供沈錦豐指出,這代表新山水庫可能是華江橋附近干擾最少的「夜棲地之一」。他認為,有可能是華江那邊有流浪狗的威脅,鵜鶘尋找安全的「夜棲地」,這也解釋鸕鶿逐年增加數量的原因,新山水庫提供牠們安全的夜棲地,淡水河系的吳郭魚則是牠們的主要食物來源,環境條件都很適合過冬。沈錦豐說,鸕鶿和卷羽鵜鶘在覓食的魚類有一些不同,鸕鶿習慣獵食水深1到2公尺的魚類,鵜鶘則以水面的浮游的魚類為主要對象,沒有競爭關係,因此可以同時存在,甚至互相幫忙,互動十分有趣。鸕鶿個體較小且敏捷,有如鵜鶘的警衛哨兵,遇有狀況出現會先有動作因應。鸕鶿和卷羽鵜鶘在覓食時,甚至會互相幫忙。圖╱沈錦豐提供長期在華江溼地蹲點的台北鳥會研究組義工陳岳輝表示,1月7日聽聞鳥友有觀察到卷羽鵜鶘,他1月10日時在華江橋周遭的灘地看到牠們的蹤影。台北市野鳥學會表示,卷羽鵜鶘是最大的鵜鶘,身體可以達到1.8公尺,體重最重可以達到18公斤,雙翅張開超過3公尺。可以說是目前拜訪過台灣的鳥種中最大型的水鳥。牠們可以說是最重的飛行動物,其頸上羽毛是捲曲的、腳呈灰色及羽毛呈灰色。沈錦豐表示,依台灣鳥類誌的敘述,雌雄鳥的羽色無法分辨差異,頭後有卷曲而散亂的灰白色冠羽,繁殖於巴爾幹半島、東歐、中亞、蒙古、中國新疆及內蒙古,於希臘、土耳其、阿拉伯灣地區、印度及中國華南度冬。台灣為偶見的迷鳥,出現於北部與西南部的河口和沿海。鳥友發現3隻罕見的「卷羽鵜鶘」兩度現身基隆新山水庫。圖/沈錦豐提供 前一篇文章 戴黑帽嬌客 冠鷿鷈驚喜現身嘉義溼地 下一篇文章 寒流泡水溯溪 研究團隊找到台灣最高的樹 熱門新聞 01狒狒逃亡16天抓到了! 圍捕受傷急救無效2023.03.2702全球首位 76%身障征服全馬2023.03.2603【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涅槃圖2023.03.2604健保部分負擔新制7月上路 急診依醫院等級採定額制2023.03.2805社論--忍辱負重促進兩岸和平2023.03.2606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3 訶梨勒2023.03.2607烏托邦之愛2023.03.2608吃毛豆補充蛋白質 中醫師、營養師都推薦2023.03.2809火金姑螢光點點 閃耀全台 2023.03.3010社論--誰是晶片戰贏家2023.03.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只有1%機率!肯亞罕見「龍鳳胎小象」誕生新化林場農塘蓄水滿滿 全靠自然工法所賜環頸雉數創新高 台東知本溪口北岸成重要棲地繁殖技術突破 台北動物園三葉枯葉蛙成功上岸疑受乾旱影響 台灣紫斑蝶遷徙晚兩周「守護黑面琵鷺」紀錄片完成 黑琵換繁殖羽準備北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