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教練古吉雄 享受爺孫籃球樂 文/曾思儒 |2023.01.31 語音朗讀 66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金牌教練古吉雄(右)退休後,將重心放在基層籃球的推廣。圖/古吉雄提供古吉雄(右)退休後,除了用籃球交朋友,也喜歡和朋友團聚、相約唱歌。 圖/取自古吉雄臉書古吉雄本身是籃球選手出身。圖/資料照片當過多年中華隊教練的古吉雄(右二),曾率領球隊拿下1997年的東亞運金牌,帶出過許多子弟兵,是籃壇一代名教頭。圖/古吉雄提供 文/曾思儒已故喜劇演員李國修有句座右銘:「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對78歲的古吉雄來說,籃球就是他一生的志業,退休前是工作,退休後是生活,現在更是串起他親子生活的橋梁。說起古吉雄,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他帶出「籃球博士」鄭志龍,並在1997年率中華男籃隊打下第2屆釜山東亞運金牌;他執教的功績一長串,被視為我國籃球史上最佳教練之一。4年一次的東亞運,2013年已經走入歷史,古吉雄和籃球的緣分卻不曾中斷,不過教球的對象從中華隊的一線球星,變成偏鄉孩童、就讀EMBA的學生,還有自己的孫子。帶愛孫練球 從客廳到公園手機上滿滿是孫子訓練的影片,場景從自家客廳到公園球場都有,1944年出生的古吉雄笑說,孫子小學4年級時對籃球有興趣,因此從2020年暑假開始,他就指導寶貝孫子,從最基礎的基本動作和體能開始。「家裡有台仰臥起坐的機器,他從10個開始做,到後來自己一天可以做40個,籃球拉近我和孫子的距離,我還會去看他鬥牛。」古吉雄笑著說,兒子也曾是籃球員,媳婦曾是軟網選手,孫子繼承選手基因,發育良好,加上自己對籃球有興趣,相信是可造之材,「我對他很有信心。」古吉雄本身就是籃球選手出身,變形的右小指就是球員時期因為運動傷害留下的痕跡;他選手時期就開始擔任景文高中教練,之後帶過CBA職籃的宏國象隊、當了多年中華隊教練,還曾到中國大陸CBA任教,現在徒子徒孫散布在全台各處。「最多的時候,中華隊12個球員有9個是我帶過的。」古吉雄細數,目前仍在籃壇活躍的台啤英熊隊射手李啟瑋、台南台鋼獵鷹隊長吳岱豪和新竹攻城獅隊的長人李家瑞等,都是他曾經指導的子弟兵。籃球交朋友 退休仍有滋味退休後的「古老師」,現在專心做基層籃球的耕耘,過去在大陸留下的人脈,也讓他成為兩岸籃球的橋梁,新冠疫情前幫助許多台灣學生球隊移地訓練,透過籃球進行交流。「現在我做我可以做的,不求名利,不給自己壓力,也不給別人壓力。」早已不用為每一分錙銖必較,古吉雄繼續用籃球交朋友,退休後的人生仍有滋有味。78歲的古吉雄,不但身體硬朗,前幾年還曾經在華人籃球邀請賽下場競技;他最自豪的還有不用戴老花眼鏡,「耳聰目明」用來形容這位傳奇老教頭再適合不過。古吉雄笑說,他每天有讀報習慣,有天突然驚覺看報紙須要戴老花眼鏡,因此開始固定服用葉黃素,幾年後就有感覺眼睛的變化,「一天一顆,現在已經吃了快10年。」退役後除了指導基層籃球,拿過教職員歌唱比賽第一名的古吉雄,也喜歡和幾個朋友相約唱歌、小聚;他還喜歡走路,可以是隨興繞著住家附近散步,邊走邊手臂繞環、做簡單的關節活動,也可以到大安森林公園認真走上好幾圈。古吉雄提到,以前自己比較喜歡騎自行車,非常不喜歡走路,但8年前突然發現走路會「卡卡的」,才逼迫自己走起來,現在連跑步也不是太大問題,他笑說:「我要求自己,到哪都盡量用走的,多走路。」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教打拳、拍美照 退休警王輝松 活出充實第三人生 下一篇文章 Shelly教健身 27年熱情不減 熱門新聞 01肌少症無法治療 補充蛋白質、多運動可預防2023.06.0502【寶藏福田】為何佛教有三寶2023.06.0403法網/英國唯一希望敗北 諾瑞:太受挫了2023.06.0304小約 第12度闖進法網4強2023.06.0805芒種養生顧腸胃 消積去溼靠四神2023.06.0406電子垃圾轉廢為寶 各國出奇招2023.06.0607全球毛孩市場 疫後版圖擴大 2023.06.0308社論--打詐辦公室與笑貧不笑詐2023.06.0309【愛植栽】端午艾手作 ── 炎夏必備防蚊止癢艾草膏2023.06.04103D 紙雕 從舊書彈出說故事2023.06.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用心教學 黃天仁傳承攝影志業生命裂痕迎來光 王琄活出精采丁寧勇敢正視創傷 陰影處亮麗轉身守護失智雙親 唐從聖轉念化解困境照顧病母逾20年 吳若權:因為愛巫慧燕大病後領悟 人生投資健康第一 作者其他文章郭聰鈴成功抗癌 羽球場開心揮拍 專業經理人退休 放慢節奏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