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添好孕 把握25至35歲

陳玲芳 |2023.01.31
412觀看次
字級
專家提醒,年齡為影響生育力的關鍵因素之一,25至35歲為最佳生育年齡。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醫學研究指出,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的卵巢功能及卵子品質將逐漸下降,卵子與正常精蟲受精、胚胎染色體正常的機會也相對愈低;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由於生育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年輕男女應及早進行婚育規畫,把握25歲至35歲的理想生育年齡。

現代人晚婚、遲育已成普遍現象,依據內政部202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3歲,女性30.4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23歲,較10年前增加1.31歲,其中生育年齡為35歲以上者更達23.8%,較10年前提高11.6%。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指出,依據2020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本國籍受術夫妻的不孕原因,以多種因素所占的比例為最高(32.3%),卵巢因素占第二位(31.6%),其次為男性因素(如性腺刺激素缺乏、睪丸功能衰退、輸送精子管道阻塞及性功能障礙等),占9.5%。而年齡為影響生育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35歲以上女性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機率較高,在懷孕期間罹患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也會增加,且隨著孕婦的年齡升高,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發生其他先天缺陷的機率也隨之提升。

在男性方面,除了精子的活動力會隨年齡增加而衰退以外,研究發現,高齡男性可能增加配偶罹患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其子代出現自發性顯性遺傳疾病、思覺失調症及自閉症的機率也可能增加。國健署提醒,年輕夫妻沒有任何避孕措施且有規律性生活,經過1年以上仍未懷孕者,建議夫妻一起做生育檢查,透過專業生殖醫學的評估與診斷,及早治療,避免拖延黃金生育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