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和合製作所郭員瑜帶來台灣戲曲藝術節首檔跨場域沉浸式遊走劇場演出《和合夢》。圖/傳藝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2023台灣戲曲藝術節」將在4月登場,今年由台北藝術大學副教授張啟豐擔任策展人,匯集12組戲曲及跨界團隊共襄盛舉,以「英雄˙超時空」之名匯聚台灣戲曲中心,各自以不同時空背景和思維提出詰問,描繪出不同以往的英雄面貌,邀觀眾一起「芝山論戲」!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台灣戲曲藝術節」自2018開辦至今已經第6屆,今年不但首度規畫大小廳雙旗艦製作規格,在疫情後啟動首檔國際製作,邀請印度藝術家參與演出,更從劇場內走向劇場外,以前衛實驗的沉浸式跨場域遊走劇場,徹底解密台灣戲曲中心,透過多元戲曲的風貌壯大文化內容、展現文化自信,同時讓台灣傳統戲曲走向世界、也邀請世界走進台灣文化。
張啟豐表示,戲曲絕對不缺乏英雄,相應而生的,也有反英雄、孤獨英雄、悲劇英雄,甚至違反正義的英雄、沒有英雄特質的英雄。「今年台灣戲曲藝術節以『超時空』為橋樑,讓傳統戲曲英雄人物現身舞台;更以『超時空』為視角,展現當代創作者的英雄。甚至可以超越時空限制,回到過去『翻轉』英雄;連接未來,『創造』救世主;更可以當代觀點『重探』英雄」。
今年首度推出大廳加小廳雙旗艦製作,大表演廳旗艦秀琴歌劇團與阮劇團合作,以東寧王朝歷史為本,由編導王友輝以女性視角重新詮釋,秀琴歌劇團三巨頭張秀琴、莊金梅、米雪,與金獎組合張孟逸、古翊汎聯袂打造本屆史詩旗艦大作《鳳凰變》。
小表演廳旗艦則由真快樂掌中劇團,帶來全新編創作品《壵》(音同壯),打破表演者與觀眾對立的劇場形式,並藉由表演者、戲偶、觀眾三方面的視角,建構出「台前」與「台後」生命迭起的精彩故事。
更值得注目的是,今年也將首度策辦台灣戲曲藝術節首檔沉浸式跨場域製作《和合夢》,明日和合製作所將引導觀眾穿梭古今,在台灣戲曲中心各處游走,創造有別於過往的戲曲觀演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