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尿毒症 不濫用藥物

陳玲芳 |2023.02.03
867觀看次
字級
預防腎臟病,須注意平日保健,避免濫用來路不明或療效不清藥物;用藥也不可過量。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正常的人體有兩顆腎臟,位於身體的後腹腔,是負責調節體內水分及電解質平衡,代謝廢物及毒素,分泌酵素及荷爾蒙,活化維生素D的重要器官。腎臟在我們體內扮演著廢水處理場的角色,負責過濾及清除代謝後的產物,再經由尿液排出體外。當腎臟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而受傷時,就會造成所謂的「腎臟病」。

初期腎臟病症狀並不明顯,即使受損了也不會痛,往往要等到腎功能嚴重失常、身體明顯感到不舒服了,才會注意到警訊,但已經為時已晚,多數患者至此已是必須洗腎的末期腎臟病,也就是人們常聽到的「慢性腎衰竭」,又稱「尿毒症」。

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西醫整合科主任陳建宏表示,慢性腎臟病除了使用西醫治療外,也可以尋求中醫藥介入輔助治療,藉由針灸、中藥、整脊、按摩手法等方式來延緩腎衰竭,同時治療水腫、各種疼痛、皮膚搔癢、焦慮、失眠等併發症。

陳建宏表示,利用按摩穴位,以刺激身體能量的平衡,促進健康和舒適。例如按摩神門穴和湧泉穴可以治療失眠,可刺激這些穴位增加釋放血清素,讓身體放鬆而促進睡眠。按摩三陰交、足三里與陽陵泉,可以改善疲倦;按摩合谷、太溪及腎俞穴,可以減緩疼痛。

預防腎臟病,只要在生活細節裡,如小心使用含有腎毒性的藥物及食物,如抗癌藥、利尿劑及止痛藥等等;長期服用藥物者,應定期檢查腎功能;而在老年人身上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患,也要好好控制,避免引發腎臟病;必須注意平日保健,避免濫用來路不明或療效不清藥物;用藥也不可過量。

2月5日下午2點到4點,由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西醫整合科陳建宏主任,與三軍總醫院中醫部黃怡嘉主任,在線上有免費視訊課程,主講腎臟病與腎衰竭的預防保健,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的精神科疾病。免事先報名,屆時可以網路查詢關鍵字「瘋中醫 基金會」找到入口,詳情可上「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