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基金會響應「世界癌症日」5K挑戰賽,累積健走總里程達50758K。圖/台癌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國際抗癌聯盟(UICC)訂定為期3年「Close the care gap」(縮小癌症照護差距)之目標,而今年特別提出「5k Challenge」,呼籲大家動起來,不論健走、跑步、登山、腳踏車,都要堅持做滿5公里,一起響應世界癌症日之「Close the care gap」主題。台灣癌症基金會為響應世界癌症日,於今年也透過「粉紅健走」活動,呼籲全國2000人參與,藉由健走運動,告知國人癌症預防重要性。
根據國際抗癌聯盟(UICC)官網指出,癌症為全球死因第二位,每年有一千萬人死於癌症;然而在台灣,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癌症已經連續40年為國人死因之首,根據衛福部2021年的統計資料顯示,癌症死亡人數高達51,656人,每10分10秒就有1人因為癌症死亡,較2020年快了20秒。至於癌症發生時鐘,據202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每年約有超過12萬人罹患癌症。
UICC特別指出,菸商、酒商及含糖飲料等加工食品為了商業利益導致數百萬起可避免的癌症死亡案例,其實有近一半的癌症死亡案例,是由已知可控的風險因素引起,其中以抽菸、飲酒和肥胖為「前三大癌症」死亡風險主因。以2019年資料為例,全球超過900萬癌症死亡病例中有445萬起,都因上述因素造成。
UICC同時強調,含糖飲料和超加工食品,是已知的導致肥胖的驅動因素(BMI大於30被定義為肥胖),同樣菸品和酒精則都有潛在的成癮性。因此UICC也呼籲各國政府,透過有效的四項政策行動,包括增加課稅、限制廣告、改善標示和透過大眾教育的方式,來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賴基銘說,如國際抗癌聯盟所呼籲,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像是飲食、運動、肥胖、菸害有密切關聯,希望國人一起落實整合性防癌概念,「全民練5功,防癌就輕鬆」之整合性健康生活型態,包括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以及定期篩檢,只要執行這五大原則,就可以有效降低60至70%罹癌風險,遠離癌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