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虛擬實境(VR)聲光效果做得愈來愈擬真,且隨著科技發展,有望再加入觸覺體驗;模擬在實境感受到的刺激,以電流形式傳遞到身穿特製服裝的用戶身上,再透過壓縮空氣於皮膚移動的技術,產生更為擬真的觸覺。
《經濟學人》報導,隨著元宇宙、虛擬實境方興未艾,強化聽覺與聽覺體驗的技術也持續進步。廠商更在沉浸式體驗中加入「觸覺」,盼未來在虛擬實境中,用戶能體驗到蘋果的重量、子彈的衝擊力等。
為了增加觸覺體驗,用戶必須穿戴觸覺背心與手套,觸覺手套接受虛擬實境中資訊後,產生相應的震動。最常見的設備為偏心旋轉品質致動器(ERM),透過接受,並轉動偏心的重物來提供震動。
觸覺背心則是向人體軀幹發送可調節的電流,藉此傳遞刺激,除了產生刺痛感,還能模擬被槍擊、刺傷或炸傷等效果,當然人體不會受到任何損傷。
此外,觸覺技術不僅可用在虛擬實境上,還能增強3C產品的使用體驗。如筆電加裝觸覺系統,手指或手寫筆觸碰到螢幕時,會產生相應的膨脹或收縮,最終產生如同「觸摸畫布」或「在寫鋼筆字」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