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星雲大師是坐塔荼毘?

 |2023.02.08
201346觀看次
字級
圖為星雲大師。圖/資料照片

文/妙熙

星雲大師12歲出家,至今僧臘85載,通達佛教教理、儀軌。他囑咐弟子,圓寂後所有備辦事項,皆遵從佛制和佛教儀軌進行。

此次,星雲大師法體真身的坐龕,質樸莊嚴,未曾見聞,其實是考據佛經典故後,所進行設計的涅槃塔。

大師法體真身坐入塔中,七日後荼毘火化,為「坐塔荼毘」,並非外界所傳坐缸圓寂,數年後開缸成為肉身菩薩的模式。

現在一一來分析說明,星雲大師圓寂的種種安排,所依據的佛教儀軌?


為何大師是坐化?

所謂「坐化」,是指修行成就之人,於臨終之時,端坐至命終,又稱「坐逝」。
「坐化」不同於凡俗,有兩個原因:一是臨終時的姿勢是坐著,而一般人則是躺著;二是表示善終,臨終時沒有痛苦。佛教稱為「恬然」、「怡然」,坐化後之遺體一般予以火化。


為何大師要在七日後荼毘?

荼毘,是梵語的發音,就是火化、火葬的意思,主要是指僧人往生後的火葬。
據《大般涅槃經》記載,佛陀在涅槃之時,本來一天內就要火化,後來延至7日才火化。大師選擇7日後火化,也是有所依據。


坐缸與坐塔又有何不同?

「坐缸」,是佛教的複合詞,即「坐化」與「缸葬」的合稱。所謂「缸葬」,又稱「甕棺葬」,是指將往生者放入陶製容器中安葬。此文化可追溯到距今約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因該時期的彩陶工藝十分發達。

「缸葬」文化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已經流行在黃河流域。佛教將「坐化」與「缸葬」結合起來,最早出現於明代。

這次星雲大師並非坐缸,而是坐塔,並且在7日後進行真身火化。


■ 什麼是「塔」?

將「舍利」收藏在金屬,或石質、陶質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稍高出地面,即稱為塔,塔是高顯的意思。而收藏舍利的塔,即稱為「舍利塔」。印度這種舍利塔,就是中國寶塔的來源。


■ 星雲大師所坐的是什麼塔?

大師坐龕設計為「涅槃塔」,此設計源自印度北方的拘尸那揭羅城中的涅槃塔。

拘尸那揭羅古城是佛陀最後說法、入滅,以及八王分舍利的地方,城中現存建築包括涅槃寺、涅槃塔、蘭巴爾塔及多座佛塔遺蹟。

涅槃寺是一座白色橫筒狀建築,四周開有圓形小窗,內供奉有五世紀臥佛像。

涅槃塔位於涅槃寺後面,傳說該塔是佛陀涅槃的處所,存有佛陀舍利。原塔應為玄奘大師記載的阿育王塔,後來遭到毀損。19世紀被發掘,1927年緬甸佛教徒出資重建。「涅槃塔」塔高2.74公尺,為米白色覆鉢式塔,表面光滑,無雕刻。

星雲大師坐龕設計為「涅槃塔」,此設計源自印度北方的拘尸那揭羅城中的涅槃塔。圖/123RF

星雲大師的真身坐塔,設計源於印度拘尸那揭羅城中的涅槃塔。圖為星雲大師的真身坐塔,設計源於印度拘尸那揭羅城中的涅槃塔。圖/趙啟超



■ 一般往生都是助念阿彌陀佛,大師為什麼是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大師一生信奉佛陀的人間佛教,大師認為「佛教只有一個教主釋迦牟尼佛,不論是什麼佛、菩薩,都只是釋迦牟尼佛的千百億化身。」

星雲大師說,如能證悟般若緣起,就會了解三大阿僧祇劫、東方世界、西方世界等,都是方便說法。大師體證:我的世界、我的自由解脫,佛力可以加持,但需要靠自我去完成。


■ 為何大師說自己沒有舍利子?

舍利是梵語,在印度火葬後的骨灰都稱為舍利,最早指釋迦牟尼佛自行火化後遺留下的靈骨,後來也指高僧圓寂火化留下的遺骨,有的呈現結晶體,且形色各異。

大師說:佛陀不標奇立異,一生示教利喜,要讓人明心見性,在生活中給予人間社會服務與關懷,不一定要人崇拜舍利。所以佛陀自己都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因此大師認為,我們不必太過強調舍利子的信仰,假如我們能在崇拜佛陀的舍利之外,懂得佛法的智慧、佛法的功用,了解佛法能讓我們安身立命,這許多的密行,比舍利子更為重要。


■ 大師會以什麼方式乘願再來?

星雲大師說過,85年的僧侶生活,他只為了想做一個像和尚的人。想到今生和尚還沒有做好,他發願來生繼續做和尚。我不敢妄想成佛,只想做好一個出家人。

大師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好一個出家人,並發願「來生還要再當和尚,推動人間佛教!」


沒有大師的日子,該怎麼學習佛法?

佛陀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雖然報身在2500年前進入無餘涅槃,但佛陀所證悟宣說的佛法,仍流傳至今,深植人心,這些經典都是佛陀的法身。佛陀也以千百億化身,不同的方式來度化我們,所以說佛陀無處不在。

大師的報身雖然圓寂了,給我們留下無限的緬懷追思,未來會乘願再來人間,仍有無限期待與希望。

大師所留下的智慧,已經有語言、文字、書籍、影像等,只要我們願意向他學習,大師的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

大師的化身就更多了,他的僧信弟子,都信奉人間佛教,願意為人服務,給予關懷,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只要你也願意實踐行佛,那麼我們都是大師的千百億化身了。


星雲大師的報身雖然圓寂了,給我們留下無限的緬懷追思,未來會乘願再來,仍有無限期待與希望。圖/莊佳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