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境保育區成效明顯 去年1年就有18隻海龜

 |2023.02.09
739觀看次
字級
海龜每一頭都有獨有的臉紋,潮境保育區驚喜去年已經出現18隻影像紀錄。圖/海科館提供

【本報基隆訊】國立海科館調查,潮境保育區成立後底刺網因加強取締已消失,這幾年海龜的數量逐漸增多,過去5年出現總和不到15頭,但去年1年中出現18隻海龜的紀錄,生態大驚喜,在海科館與基市府和海洋志工的努力保育成效明顯。

海科館今天在潮境智能海洋館進行一場由暖暖高中師生設計的科學闖關活動,帶領民眾體驗。活動包括「海龜點點名」以及「海洋危機及超技術順序」桌遊活動等設計,透過科學闖關活動分享永續海洋的概念。

東北角的地理及海流條件特殊,是許多海洋生物遷徙必需經過的區域,這次特別針對潮境保育區的海龜進行研究,在潮境保育區成立前海龜每年行經與出現的目擊紀錄都只有以過客之姿出現零星的個體

去年透過潛水者水下攝影照片以及海科館水下錄影所紀錄的33筆目擊海龜的影像資料,經由影像仔細比對,辨識出有18隻海龜出現在保育區海灣。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指出,其實在地的漁民都非常清楚海龜每年都有出現在東北角,但是在保育區成立前,經常看到海龜被近岸底刺網纏住而死亡的現象,保育區成立後因加強取締底刺網,目前底刺網已經從保育區消失。

陳素芬說,這幾年海龜的數量逐漸增多,過去5年出現的海龜數量總和不到15頭,但在去年一年中即發現在保育區的紀錄就出現有18隻海龜保育成效明顯可見。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說,「海龜點點名」是國內學者引用國外的公民科學記錄方法,主要因為每一頭海龜臉上鱗片排列就像人的指紋有個體辨別型,每一頭海龜都有不同的臉紋,所以可以應用來辨認海龜個體。

暖暖高中女學生參與「女高中生保育區探究與實作」計畫,不但為記錄保育區的成效貢獻心力,師生都覺得是很有意義的實作體驗課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