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魔術師

文/智慧鳥 |2023.02.16
757觀看次
字級
圖/智慧鳥

文/智慧鳥

人的骨骼是由細胞以及一些物質的混合物所組成。醫學家研究發現,人的骨骼非常堅硬,硬度與鋼鐵不相上下。由此來看,我們每個人都是「鋼鐵人」。但骨骼的重量卻很輕,所以我們走起路來才會如此輕鬆。

骨骼材料  紅黃骨髓

骨質可分為密質和鬆質。骨膜位在骨骼的表面。有的骨骼內部充滿骨髓。骨髓可分為紅骨髓與黃骨髓兩種,紅骨髓主要有造血和免疫功能。5歲以後,紅骨髓被脂肪取代成為黃骨髓,就沒有了造血能力;但在慢性失血過多或重度貧血時,黃骨髓還能轉化為紅骨髓,恢復造血功能。

骨骼內部  鋼架結構

鬆質骨分布於骨骼內部,呈海綿狀,由針狀或片狀的骨小樑相互交織排列而成,就相當於有了一個又一個的「鋼架結構」。

不過骨骼內部也有「破壞者」,骨骼內有一種細胞會不斷地吞噬掉周圍的組織,叫做「破骨細胞」。原來,骨骼在生長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老舊的細胞,對骨骼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破骨細胞吞噬的都是骨骼所淘汰的「廢棄品」。

骨骼還有個奇怪的現象,小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全身的骨頭達300多塊,可是成人卻只有200多塊。那其他100多塊的骨頭跑哪裡去了?難道骨骼也會變「魔術」?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7周的時候,骨骼就開始形成。那個時候的骨骼非常柔軟,就像是我們耳朵的軟骨。時間一周又一周的過去,小寶寶出生後,骨骼也開始變硬。一年又一年的過去,骨細胞漸漸發育為堅硬的骨骼,這個過程最終會在20歲左右結束。

7周形成  長大變硬

骨骼是怎樣施展「魔法」的?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骨骼還沒有完全長成大人的樣子。比如,撫摸一下剛出生的嬰兒額頭上方,那裡是凹進去的沒有骨頭,但是這周圍有4塊骨頭。這4塊骨頭最終會閉合,並結合成一塊骨頭。正是因為這些骨骼慢慢地「融合」起來,所以長大後的數量就漸漸減少啦!

人體的骨骼雖然非常堅硬結實,然而也有一些不爭氣的部分,它們只要稍微受一點刺激,就會啪的一聲斷裂或者受傷。 這些「軟弱分子」就是肋骨。

肋骨像圍欄一樣,圍住並保護位於胸部的心臟和肺部等對生存有重要作用的內臟器官。肋骨左右各有12根,一共24根,但是每一根都很細所以不耐衝擊。

如胸廓前後受擠壓,間接暴力使肋骨向外過度彎曲,就可折斷。一般來說,兒童的肋骨富有彈性,較不容易折斷。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肋骨鈣質較多,脆性較大,老年人有可能會因為咳嗽或噴嚏的震動而造成肋骨骨折。

一般來說,第1~3肋骨比較短,而且有鎖骨、肩胛骨和肌肉的保護,不太容易發生骨折。第4~10肋骨比較長,其中第5~9肋骨是最容易發生骨折的地方,例如跌倒、車禍、撞擊等造成的胸部鈍傷。第11、12肋骨前端游離不固定,所以也不容易折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