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自在入寂

文/星雲大師 |2023.02.18
3614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遇安法師,宋朝福州人。他得法於天台德韶,日常以閱讀《楞嚴經》為定課。

某一回,他讀誦《楞嚴經》之時,讀至「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時,斷句讀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突然有悟。從此之後,每讀至此處,他都是如此斷句。旁人提醒他:「法師,你斷句錯了!」遇安卻說:「這是我的悟處。」時人稱他「安楞嚴」。

遇安德行俱佳,深受鄉民所尊敬仰慕,尤其他灑脫自在的入寂事蹟,更為人所津津樂道。

當時遇安住持於溫州瑞鹿寺,某日,他傳喚弟子來到身旁,將寺務仔細交代清楚後,即口誦遺偈:「不是嶺頭攜得去,豈從雞足付將來。自古聖賢皆若此,非吾今日為君裁。」遇安說了遺偈之後,隨即以香湯沐浴更衣,並命弟子將先前準備好的棺木,抬入室內,然後自己從容安詳地進入棺木之中,再吩咐弟子將棺木釘上。

三日後,弟子擔憂地將棺木打開,見到恩師安詳地右脅而臥,已然圓寂,無不悲慟萬分。就在眾人還在低泣不已時,遇安突然又醒轉過來,隨即陞座說法,並訓斥及叮囑弟子:「若再開啟棺木,就不名為我門下弟子。」隨後再入棺中,安詳入寂。



釋初參曰:遇安生死自在,說來便來,說去便去,毫無牽滯掛礙,唯大修行者才能如此示現。現在的修行人,少有能預知時至,對生死問題也參不透,甚且連隔宿之仇都忘懷不了,這如何生死自在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