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持續乾旱,水情面臨嚴峻的考驗,高雄市水利局建議中央於3月底調整水情燈號為「橙燈」。圖/高市府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南部地區持續旱象,又中央氣象局預估3至4月雨量可能偏少,考量未來降雨機率偏低,且高屏溪川流量持續下降,高雄市在今天的「旱災緊急應變工作會議」建議3月底調整水情燈號為「減量供水」的橙燈,以加強民生及灌溉節水力道。
高市府水利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去年底即防患未然,努力多找水源於大泉淨水場附近開鑿11口深井,已提早3月15日全數送水,每日增加5萬噸備援供水。今年又於高屏溪九曲工作站右岸開鑿8口抗旱井預計於4月底前會陸續出水,每日增加約2.4萬噸水源供自來水公司,使旱季期間供水更有韌性。
為有效節水,高雄市已自3月8日起將水情燈號調為「夜間減壓」(晚上10時到翌日清晨6時)的黃燈。面臨30年來嚴峻枯旱的挑戰,進入水情橙燈階段,水利局主張仍需要多節水蓄存,以因應未來可能的持續乾旱。高雄市計畫針對每月用水超過一千度用水戶、游泳池、洗車、三溫暖、水療業者等實施減量供水措施。屆時,自來水公司會依據市民的需求,啟動供水車、布設供水站。
水利局科長陳義彰受訪表示,高屏溪川流量持續下降,今天一度為5.8CMS(每秒立方公尺流量),至於確切的水情燈號調整要視月底的降雨情形並於會議中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