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碎石、陶瓷 變成新建材

編譯/潘楠慕 |2023.03.19
2817觀看次
字級

編譯/潘楠慕

據統計,歐盟地區的所有廢棄物中,逾三分之一來自建築物,包括玻璃、混凝土、磚塊和陶瓷等材料。建築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已成為重要環保議題,如何重複利用既有的資源,是減少廢棄物、節能減碳的重要環節。

西班牙馬略卡島的Loop設計公司開發出一款吸水砂漿,使用的材料是島上的磚石廢料。

這種環保建築材料完全取自原有的廢棄物,碳足跡幾乎為零,大幅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馬略卡島是度假勝地,是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Balearic Archipelago)中的一座島嶼。當地的商業創新研究所(nstitute for Business Innovation)指出,這些小島的建築物在修築和拆除過程中,每年產生了約二十五萬噸陶瓷、石材和混凝土廢棄物。

由於當地沒有永續的垃圾掩場,這些廢棄物只能運往他處,搬運過程需動用駁船、卡車以及推土機,不僅消耗人力、能源,更產生許多廢氣。

商業創新研究所試圖改變這種模式,以減少資源的消耗,創造循環經濟,把現有材料再利用,轉化為創造新產品的資源。研究團隊調查這些建築廢棄物後發現,主要的廢棄材料是陶瓷與碎石,包括屋頂使用的瓦片以及房屋的磚塊。

Loop設計公司把這些廢棄材料磨成粉末,製成吸水砂漿。吸水砂漿的結構由百分之八十五的碎陶瓷和碎石組成,另外百分之十五則是白水泥。這種回收再製的建材能調節環境溼度,可適應不同類型用途,包括新建築的興建和老建築翻新。

此外,這種材料也能用於人行道、自行車道的鋪設,取代原本常用的瀝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