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祝福: 陪你善終 陳玲芳 |2023.04.01 語音朗讀 8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臨床宗教師是靈性引導者,協助病患和家屬在不安、痛苦、迷惘之中,能得到善終、善生。圖/Ava-Sol照顧者的臨終照顧,是與病人的生命產生一種共在的「革命情感」。圖/Zoe臨終陪伴,讓我們更能透徹了解死亡,更能全然、自在的活著。圖/小顏 文/記者陳玲芳「每一位臨終病人都是老師,用生命教會我們了悟生死,實踐佛法的慈悲。」身為臨床佛教宗教師,慧哲法師在安寧病房的無數個日子,穿梭於病榻間,心中總有一股熱騰騰的使命感;然而,每個人的生命故事像極了禪宗公案,有時苦口婆心的說著說著,病人可能上演「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表情。他表示,當初參加「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主要來自心靈深處有一道難以抹去的陰影。童年時期,二哥突然消逝,成為他一輩子對死亡的害怕與迷失;縱使從佛法義理中,可以找到答案,但仍覺得「隔一層」、不夠貼近;直到東林學苑落成不久,驚逢九二一大地震災難,他對佛法所言:「人心有生、住、異、滅,世界就有成,住,壞,空」的無常啟示,感受尤為深刻。「歲月悄悄在身旁掠過,當我敲擊著電腦鍵盤時,一幕幕病人的故事浮現腦海,我看到病人從抗癌的歷程中挫敗下來,流露出憤怒與不安;我看到病人臣服於疾病的惡化,接受死亡;我看到病人內在力量的提升,多出了開放與慈悲。」慧哲法師希望能在人生最後階段,學習生死智慧,解除畢生對死亡的恐懼。了解死亡 自在活著與慧哲法師同為《陪你善終:跟隨臨床宗教師走入靈性困擾與靈性照顧之旅》作者之一的普安法師說,病人告訴我們,鄰近生命終點他不想放手,卻不得不放手,因為身體已無法再繼續下去。不分年齡,每位即將遠行的人,心中牽掛如此多,「未來歸處」也是不得不面對的課題。所以,照顧者的臨終照顧,是與病人的生命產生一種共在的「革命情感」,而這分情感開啟了靈性之旅,從臨終者的慈悲、溫柔與良善中如漣漪般擴散開來;「此刻,病人的病苦,似乎被這神聖的力量穿透,與病人間產生靈性締結。」普安法師表示,在臨終場域,透過陪伴與照顧病人,讓我們了解死亡的歷程;從臨終照顧,看見生命的低盪起伏;從病人生命,看見臨終者的本心純真無二。因此,我們更能透徹了解死亡,且更能全然、自在的活著。靈性引導 撫慰悲傷臨床宗教師,是安寧醫療團隊除了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志工等之外的核心成員,是專業的靈性照護者。他們在安寧團隊中的角色相當多元,除了陪伴病人、聆聽家屬傾訴、扮演信仰的請益對象,也是靈性引導者、家屬悲傷的撫慰者,以及安寧團隊的支持者。「我在生命交接的安寧病房工作二十餘年,護理行政工作中最大的不捨在於:費盡艱辛培養的護理師,在可以獨立之際,選擇離開安寧病房,因為他們說,要達五全照顧及善終,是沉重的負荷。」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護理長黃美玲說。她回想在職場中如何走過困境挫折階段,臨床佛教宗教師一直是她工作中的好伙伴,「找他們訴說自己的難題,在層層討論下抽絲剝繭,我學習接納自己此時的狀態,哪裡可努力,有些則需放下。」她說,尤其是協助病人善終,是她難得的「高峰經驗」,也支持著自己走安寧護理這條路。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表示,非常感恩蓮花基金會近三十年來投注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培養及訓練,讓即將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病人,以及即將面對喪親的家屬們,在不安、痛苦、迷惘之中,能得到善終、善生,讓「全人照護」能更加圓滿。佛法結合 臨終關懷蓮花基金會自一九九四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佛法」與「臨終關懷」結合,每兩年舉辦一場「佛法與臨終關懷研討會」,並從一九九八年起積極從事臨床佛教宗教師的研究與培訓。蓮花基金會「台灣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中心」在北部有台大醫院、南部有大林慈濟醫院,南北共同專責培訓臨床宗教師。目前有近四十位臨床宗教師分別在四十七家醫院(五十四個單位)參與第一線末期病人靈性照護工作,期盼裨益更多病人及家屬。親切陪伴 安詳往生「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榮基指出,臨床宗教師的培訓是佛教歷史上的創舉,已受到國際關注。比方說,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全國青少年教化協議會臨床佛教研究所的神仁法師,經過蓮花基金會及台大醫院的參訪學習,返回日本開啟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培訓課程,把台灣首創的臨床佛教宗教師制度傳向國際。 佛教法師必須接受一系列完整的訓練,甄審通過後才授予「臨床佛教宗教師」證書,並於每年參加專業進修教育訓練課程,每六年參與繼續教育積分審核換證,得以繼續參與醫院「靈性關懷」服務工作。陳榮基強調,「大孝」與「大愛」並非不計親人痛苦的搶救到底,而是親切的陪伴末期親人,助其坦然接受病情,降低身、心、靈的痛苦,協助他放下萬緣,安詳往生。人生終須一死,病人的死亡,是大自然的生命機制,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 前一篇文章 做到6要點 邁向更好的自己 下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旅遊飲食6原則, 開心出遊更健康! 熱門新聞 01是「九命胖貓」! 8.5公斤6樓摔落砸破汽車玻璃仍沒事2023.06.0102【研朱札記】《臺南孔廟的音樂》──黑澤隆朝手稿 2023.06.01036月新制一次看 懶人包在這裡2023.06.0104社論--非核家園與核能選項2023.05.3105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消弭不平等評比 南華全台第12023.06.0206【寶藏福田】為何佛教有三寶2023.06.0407法網/英國唯一希望敗北 諾瑞:太受挫了2023.06.0308社論--大學教育的宗旨2023.06.0109社論--遵奉憲法才有台灣共識2023.06.0210芒種養生顧腸胃 消積去溼靠四神2023.06.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菩薩在病苦中示現後疫情時代 健康飲食5大關鍵【中醫專欄】幫媽媽順利度過更年期【護髮養生】三千煩惱絲 顧好 免煩惱!職場媽媽遇到小孩生病時…… 作者其他文章5大夏日當令水果 適量吃擁有好氣色當令水果適量吃 今夏擁有好氣色護理師苦人所苦 李佩珊獲南丁格爾獎質地調整飲食 讓長輩好入口點太多人工淚液 小心乾眼症惡化皮膚女醫捐版稅 助燒燙傷者見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