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赴中工作人數大減 專家:原有紅利漸消退

 |2023.04.02
853觀看次
字級
國人赴中國工作人數連8年遞減,分析指出,中美貿易戰後,台商布局轉移,帶動人才轉往東南亞,疫情只是赴中工作意願降低的部分原因。示意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國人赴中國工作人數連8年遞減,分析指出,中美貿易戰後,台商布局轉移,帶動人才轉往東南亞,疫情只是赴中工作意願降低的部分原因,疫情影響消失後,仍難帶動西進工作動機。

主計總處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約31.9萬人,其中赴中國(含港澳)人數約16.3萬人,比重51.1%;較新冠疫情發生前、2019年尚有約39.5萬人大減7.6萬人,減幅19.2%。

國人赴中工作人數連續8年遞減,2014年起連年下滑。2021年赴中工作人數約16.3萬人,較10年前、2011年(42.4萬人)驟減26.1萬人,減幅61.6%。赴東南亞國家工作人數於2017至2019年連續3年成長。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國人赴海外就業大多為跟著台商布局,台商往哪兒走、人才往哪兒動,疫情只是降低前往中國工作意願的部分原因。

他指出,許多台商將生產線轉移東南亞國家、減少對中投資,所以會看到國人前往東南亞國家工作人數增加,前往美國、日本工作人數也有增加,這也是台企前往投資、帶動人才流向的結果。

國人赴中國工作人數連8年遞減,分析指出,中美貿易戰後,台商布局轉移,帶動人才轉往東南亞,疫情只是赴中工作意願降低的部分原因。示意圖/Unsplash

辛炳隆強調,疫後中國經濟情勢欠佳,台商或是外資前往投資意願降低,連帶地會影響就業分布。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表示,中美貿易戰後,很多台商重新布局,轉移生產線到越南、泰國等其他國家或是回台投資,加上這些年中國政經環境加嚴、加緊,後又有疫情衝擊,中國已經不是首選投資地。

他指出,過去台灣人在中國工作多是以台資企業為主,隨著台資逐漸撤離,赴中工作人數漸下降,疫後也難以反轉。

他剖析,設點中國的廠商著重2個要件,包括中國市場擴張性、低廉經營成本,這2個原有紅利逐漸消退中,對於外資吸引力大減;印度具備了人口、市場、低廉經營成本等條件,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個適合投資的環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