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動動腦】當孩子失戀時

文/吳娟瑜 |2023.04.19
498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吳娟瑜

唸大學二年級的女兒怎麼叫都不肯出來吃晚餐,媽媽新虹猜測她可能又掉入失戀的漩渦,不停地、重覆地聽前男友曾經在她手機裡的留言。

新虹並不清楚他們是為了什麼事鬧翻,問起原因,女兒立刻翻臉,大喊:「我的事妳不要管。」母女僵持了一陣子,儘管心疼女兒不想上學,不想外出,更不肯請教心理醫師,新虹並沒有放棄陪伴寶貝女兒。尤其新虹自己也經歷過一段失婚的過程;當時女兒唸國中,每天放學回來就是「媽媽長,媽媽短」,母女互相安慰,共同度過沒有爸爸在家的日子。

失戀ing

那個時候,新虹除了有女兒的支持,加上工作忙碌,又有一群社團好朋友的關注,約一年半就恢復了正常生活。

如今女兒二十歲,人生歷練還不足,對前男友仍依戀不捨。新虹有時想想很生氣,也很無奈,不是有句名言:「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何苦在舊的戀情裡一遍又一遍聽前男友的聲音,又眼淚流個不停?

原來心碎的女兒正遭受愛人離去的痛苦,也不明白分手真正的理由,因而愈陷愈深。「心碎不僅讓我們處於嚴重的情緒痛苦之中,而且承受這種痛苦的後果,還會讓我們變得虛弱不堪。更慘的是,我們所承受的痛苦和發生的功能性障礙,往往不被認同或者被忽視。」(《不必為悲傷感到抱歉:修復心碎的自我療癒之路》,蓋.溫奇著,天下雜誌出版)

紐約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蓋.溫奇(Guy Winch)還提醒:「把心碎標註為嚴重的身體疼痛,只是我們的大腦,面對心碎衝擊時的一種反應方式;但其實大腦還有另一種方式,而且那種方式更加高深莫測。你必須面對事實:你『用愛成癮』!」

原來,失戀的痛苦、寢食難安、不停回憶……是一種「上癮」現象,就像有人是賭癮、酒癮、性愛上癮、毒品上癮……一發不可收拾。

比較而言,「性愛上癮症」是在不同的伴侶身上尋求性冒險;「失戀上癮症」則是在舊情綿綿的記憶畫面裡,不斷地回味,不停地自我折磨。

三步驟陪伴

家長在陪伴失戀的孩子時,不是單單幾句話就可了結。例如說:「不要再想他啦!」、「你實在很傻,天涯何處無芳草?」看到孩子追蹤前男友、前女友在FB、IG等的行蹤,一遍又一遍聆聽舊的留言聲音,也不要立刻出聲:「你有完沒完啊?」

戒斷「失戀ing」是需要被充分理解、被專心陪伴。因為孩子正在遭受「身體」、「心理」的打擊,千萬不要火上加油,讓孩子更加茫然而無所適從。

新虹在「幸福導師班」談到女兒曾經「失戀ing」的家庭風景,她已能雨過天晴、心平氣和地分享:「我用三個步驟陪女兒走過失戀的痛苦。」

第一步驟:接納女兒正在經歷的痛苦。不批評、不指責、不催促,尊重女兒需要暫時躲進「牛角尖裡」自我療傷。

第二步驟:鼓勵女兒和學校輔導中心固定諮商。透過心理諮商師專業陪伴,終於明白不適合的伴侶及早離去,反而是讓自己有海闊天空的一天。

第三步驟:安排旅遊。找個地方住宿,到處閒晃,心情便放鬆許多;有時一起看舞台劇、吃美食、逛書店,母女慢慢回復到有說有笑的親近。

有趣的是,過了半年多,有一天女兒鄭重其事地對新虹說:「媽媽,妳不要一直做我的跟屁蟲好嗎?我跟同學有約了。」聽到女兒開始拒絕她「跟班」,新虹反而開心地呼喊:「耶!恭喜妳啊!」

女兒不明白媽媽在「恭喜」什麼?倒是新虹高興自己陪伴女兒「失戀ing階段性任務」已完成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