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心懷眾生

文/星雲大師 |2023.04.29
2192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行基法師,俗姓高志,大阪人,為日本法相宗僧人。他出生時遭胎盤纏裹,被認為不祥而丟棄於樹下。隔天他竟然自行脫離了胎盤,又能言語,父母訝異之餘,又帶回撫育。

十五歲於藥師寺出家,學習法相宗。受具足戒後,隨法相宗開山祖師道昭學習唯識學,並常在山林之中,獨自禪坐。

慶雲元年,行基以母親年老無人奉養,將自家房舍改建成精舍,以親自侍養老母。母親往生之後,守喪三年,在此期間,行基仍然每日誦經修禪不輟。

後來行基遊化四方,其德風有如栴檀香木,散發香氣,所到之處,無論是正在耕作的農人,或者忙著織布的婦女,皆停下手邊工作,聽他說法。行持也是不論貴賤善惡,皆真誠應機接物,所度之人,有千人之多。

此外,行基亦熱心公益,每每經過狹窄難行之處,則築橋鋪路;又常指點百姓某地可開墾、某河可灌溉,由他築橋鋪路、鑿渠築塘等的工程,就有二、三十處以上,無論工程大小,都能在短期內完成,嘉惠廣大民眾。他又在京城廣建寺宇,達四十九所,而其他州縣鄉鎮,亦多所創建,不可勝數。所到之處,孩童乃至販夫走卒,都誦念他的名號,被譽為是文殊菩薩的再來人。

後來,聖武帝賜他「大菩薩」的名號,又賜他座車及剃度僧三十五人,太上皇及皇后等都跟隨他受戒。天平十七年(七四五),行基被首封為大僧正(古代僧官之最高位者)。天平感寶元年(七四九),行基在菅原寺召集各寺院住持,語重心長地囑咐眾人說:「若能為廣大眾生,設身處地著想,才能住持一方。」



釋初參曰:正如行基所云:「若能為廣大眾生,設身處地著想,才能住持一方。」所以他一生不只是建寺度眾,尚且修橋鋪路,興建堤塘,熱心於公益事業,影響面擴及於社會各階層,可說是心懷眾生福祉,孜孜不倦。反觀今人,只想著自己而心中沒有別人,又何能擁有廣闊的三千大千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