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心離過

星雲大師 |2023.05.11
6343觀看次
字級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防心,防患心生貪瞋痴;離過,遠離行為的過失。人最容易犯過的,就是我們的心。眼睛貪看,是心叫它看;耳朵要聽,是心叫它去聽;口中說話,是心叫口說話。經云:「心過失者,謂於身語心中復有所離。」吾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論在行為、言語、意念中有所乖違疏離,就是心的過失。佛教裡,「食存五觀」之一「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就是提醒修行人,應時時提起正念,不要眷戀食物的美味,慎防貪心為要。因此,擒賊要擒王,如何做自我規範,自我防備,「防心離過」很重要。提供四點參考:

第一、富貴須防禍臨:「樹大招風風損樹,人為名高名喪身。」在富貴的時候,不可得意忘形,應慎防禍害隨時而來。所謂「爬得愈高跌得愈重」、「高處不勝寒」、「樂極生悲」,不可不慎也。

第二、得勢須防怨來:宋朝法演禪師說:「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有的人得到勢力,權力在握,便吆三喝四,心生快意。一旦得勢時,更要防備人家嫉妒你,不服氣你,甚至容易招致怨恨或他人評擊。乃至有些人,乘勢而起,爭一時之龍鳳,等到勢力一用盡,災禍到來時,正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因勢得禍,後悔莫及。

圖/Unsplash

第三、盛勢須防謗來:「譽之所至,謗亦隨之。」譽與謗常常是「如影隨形」。一個人有了好名聲,不必急於宣揚自己的貢獻成就,態度應該更謙讓。所謂「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你像個苦惱人,沒有人會妒忌;你有了名聲,太過得意,可能小人、壞人,就跟著來譭謗你了。

第四、得意須防悲至:得意的時候,雖然值得高興,但須知「山木自寇,膏火自煎」,應當防患未然,謹慎言行,因為不知道會從那裡來給你許多的麻煩與障礙。因此,你有憂患意識,你能未雨綢繆,在得意順心之時,就不怕有不好的事情會發生。

現代年輕人常流行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只要我敢,有什麼不可以」。「喜歡」、「敢」沒有什麼不對,而是在於背後的動機目的,以及道德觀念的意義與價值。你的歡喜、敢,用錯地方,誤導大眾、危害大眾,那就不可以了。經云:「若縱心自在,常生諸過失。」放情縱欲,終會自作自受。老子也說:「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禍福相因,禍藏於福,福因禍而生,好事和壞事互相轉化,因此,「防心離過」是吾人日常生活中,應學習的一種修養,時時注意的自己的起心動念,為人做事則無愧於心。防心離過,有四點:


第一、富貴須防禍臨,
第二、得勢須防怨來,
第三、盛勢須防謗來,
第四、得意須防悲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