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網威脅生物多樣性 動團籲漁業署改善管理機制 徐郁淳 |2023.05.23 語音朗讀 20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數平方公尺大的漁網覆蓋在珊瑚礁上,纏繞著數條魚及一隻保育類海龜,均已死亡多時,在海中載浮載沉,令人震撼。圖/海人視界 京太郎提供 【記者徐郁淳台北報導】昨天(22日)是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除了關注陸域生物,被科學家稱為「內太空」的廣大海洋,因各種開發破壞,生物多樣性也面臨極大威脅。一周前,澎湖潛水教練於赤馬村人工魚礁區拍攝的影像顯示,數平方公尺大的漁網覆蓋在珊瑚礁上,纏繞著數條魚及一隻保育類海龜,均已死亡多時,在海中載浮載沉,令人震撼。畫面曝光後,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迅速委託海底覆網清除團隊於隔日前往清除,兩天作業下來,打撈回岸上的網具重達700公斤,經多位漁民判斷,此組漁網應該是被丟棄的多層「刺網」。何謂「刺網」?刺網是使用各種纖細的網線製成的網,以網片上緣連結的浮子及下緣配付之沉子,使網片展開敷設於魚群活動之水層當中,形成一幅隱形網牆,魚類等海洋生物會在觸網時,因鰭或鰓蓋纏困在漁網上而被捕撈。單層且網目較大的刺網,一般會捕抓較大的魚種,小魚則可從網目中穿游而過,但當網目過小或使用「多層」刺網時,便會形成「大小通吃」的傷害。此外也因海洋地形及氣候海流狀況,讓刺網容易流失,可以說若管理不當,各類型網具都容易成為海洋生物的殺手,傷害海洋生物多樣性。刺網屬消耗品,會因氣候因素、不同漁具衝突、海底地形崎嶇等因素,造成刺網於作業過程中逸失。圖/侯永全廢棄的刺網對海洋造成破壞,無數海洋生物因「幽靈漁網」纏繞無法脫困,最後痛苦至死,更成為海洋垃圾,造成汙染。「刺網漁具標示實名制」僅是第一步 漁業署應有更積極作為為試圖解決漁具丟失問題,漁業署於2021年7月全面實施「刺網漁具標示實名制」,並搭配流失通報與廢棄漁網回收等機制,各地志工也紛紛組成「覆網清除隊」,期望減少幽靈漁具。然而,根據海洋委員會統計,2020年海底廢棄物共清除41噸,其中廢棄漁網就占了九成。而澎湖縣政府於2022年統計清除掉的海岸廢棄物,廢棄漁網即占四成,代表至今台灣海域廢棄網具問題仍十分嚴重。由於怕損壞及丟失,刺網漁船每次出航都會攜帶多組漁具,在沒有嚴格落實源頭管理的情況下,每丟失一組漁具,都讓海洋生物暴露在被漁網纏繞而死的風險中。圖/unsplash有鑑於現今管理成效不彰,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出四點建議:一、漁業署應檢討現行補助政策 優先輔導多層刺網及在岩礁區作業的漁船退場二、應全國一致讓所有漁法退出三海浬,讓沿岸三海浬成為生物資源養護區三、小小台灣22個地方縣市,卻有20種不同刺網管理模式,中央應有區域性的協調管理四、漁業署應儘速制定刺網網目規範,並制定漁船數量管制、禁漁期和漁區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刺網魚法理論上應用網目大小來決定目標魚種,全世界如歐盟數國、美國數州、日本、澳洲、紐西蘭等,都針對對應魚種、混獲比例等制定規範,以混獲比來說,當達到一定比例時漁船就要停止作業。台灣目前並未就刺網網目作規範,就利益最大化而言,漁民自然會採取讓大小網目一起入海的作業模式,因此為了避免混獲,除了應禁用多層刺網,政府更應依據魚種特性、網目放置位置、混獲比例及船舶數量管制等制定各項規範。 前一篇文章 西藏珠峰保護區雪豹保育有成 數量逾百隻 下一篇文章 標語「一顆就破產」 縣府禁撿台東南田石 熱門新聞 01【靄靄停雲集】 翹課2023.09.2802中職/引誘球太多非好事 容易消耗投手球威2023.09.3003中職/味全龍跨界合作北捷 芝山站紅潮來襲2023.10.0304中職/讓投手順暢發揮 張進德不刻意主導配球2023.09.3005亞運/世界前3都不是對手! 許皓鋐圍棋歷史首金2023.09.2806亞運/李智凱成功衛冕摘金! 再寫歷史紀錄2023.09.2807【阿三在美】 美國丈夫的午餐派對2023.09.2808亞運/第5金! 許育修、莊吉生男雙稱王2023.09.2909颱風小犬發陸警 北部、東北部愈晚雨愈大2023.10.0310亞運/詹家姊妹金牌內戰勝出 詹詠然5金創紀錄2023.09.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實踐淨零排放 農水署規畫13處小水力發電生態浩劫 逾百瀕危「亞馬遜淡水海豚」集體熱死可愛小門神!山上水博館領角鴞默默站崗超稱職山林開放區養護需求大 太魯閣招募保育義工公園署正式運作 將規畫指標型生物保育復育台南六甲八色鳥調查 淺山區域突破50隻 作者其他文章德超市食品價格新政策 如實反映氣候成本豆漿優格高蛋白低熱量 健康與飽足感兼具糧食危機當頭 食物系統須改革全素綠豆椪湯圓 成就中秋新美味洲際酒店與英國沐浴品牌合作 打造純素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