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補、心 3字訣 防高溫熱傷害 陳玲芳 |2023.05.25 語音朗讀 50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如同植物需要澆水,人每天也需要喝水,夏天要避免熱傷害,更要定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喝水。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隨著節氣改變,天氣逐漸炎熱,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或工作,暴露於高溫環境的頻率或時間增加,容易讓人感覺到炎熱、心情煩躁、頭痛、噁心等中暑或熱衰竭現象;嚴重時,將導致抽搐、心律不整、肌肉無力,甚至面臨死亡的風險。國健署呼籲,對於熱傷害6大高風險族群(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及體重過重者),更應注意避免或減少曝晒於高溫環境下,並牢記預防熱傷害的3字訣:「涼、補、心」。預防熱傷害3字訣1. 保持「涼」爽包括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及抗UV的衣服;戶外工作者,可使用個人防護用具。避免陽光直射,在室內,窗戶加裝遮光窗簾,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減少產生更多的熱;在車內,勿將幼童及寵物單獨留在車內 。同時加強散熱,增加環境空氣流通,或以灑水降溫、加強通風設施及採用空氣調節器。2. 「補」充分水分定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保持每天喝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另外可依活動強度、身體狀況、氣候環境等而適度調整,但患有疾病或經醫囑須限制飲水量者除外。同時補充電解質,避免脫水、熱痙攣、無力、頭暈、抽筋等狀況;有鹽分攝取限制者,應遵循醫師建議。避免亂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飲料,以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專家提醒,夏季補充水分,應避免亂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飲料,以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圖/pexels3. 提高警覺「心」首要「留心」氣象預報,留意氣象局所發布的氣象高溫警訊,嬰幼童及長者避免於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外出,如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及注意防晒措施。注意身心狀況,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請儘快休息並補充水分。如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應立即離開高溫的環境,並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必要時,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協助。圖/123RF 前一篇文章 全台失智人口近32萬 專家:長者唱歌可訓練記憶 下一篇文章 重溫經典老歌 送暖失智家庭 熱門新聞 01是「九命胖貓」! 8.5公斤6樓摔落砸破汽車玻璃仍沒事2023.06.0102緩解胃部不適 這四款飲品有益健康還助消化2023.05.3003【研朱札記】《臺南孔廟的音樂》──黑澤隆朝手稿 2023.06.01046月新制一次看 懶人包在這裡2023.06.0105社論--卡脖子與綁手腳2023.05.2906社論--台美貿易協定的新動向2023.05.3007社論--非核家園與核能選項2023.05.3108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消弭不平等評比 南華全台第12023.06.0209樹懶有多懶?連掛樹都免了頭枕手躺平爆睡!2023.05.2910星雲大師:人生之最2023.05.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芒種養生顧腸胃 消積去溼靠四神咬合不正影響顎骨 易致臉歪豆漿含優質蛋白質 取代肉類健康飲品機器人輔助手術 27年癲癇患者獲新生中醫治療癌症 3個適當時機國人齒列問題多「這狀況」最讓人想矯正 作者其他文章芒種養生顧腸胃 消積去溼靠四神咬合不正影響顎骨 易致臉歪機器人輔助手術 27年癲癇患者獲新生中醫治療癌症 3個適當時機國人齒列問題多「這狀況」最讓人想矯正與中研院「一拍即合」 莫德納:不排除合作疫苗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