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書展」於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登場,呈現史博館藏品及相關私人拓本收藏。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桃園市立美術館共同策畫「榜書展」,即日起於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登場。展覽主軸聚焦「彰功銘記」、「寫經興佛」、「示名顯義」及「當代書藝的詮釋」四大展區,除了展出漢隸臨摹重要的範本〈石門頌〉拓本、唐代書法大家顏真卿的〈大唐中興頌〉、慈禧太后御筆〈福壽〉、丘逢甲的牌匾〈冬官第〉等珍貴藏品,更有當代藝術家作品。
「榜書」為大字書法的統稱,具有傳達訊息、公眾觀看的意涵,從讚頌帝王功德,發展到題寫重臣宅第、寺宇廟堂,最後進入尋常百姓家,用以祝壽懸掛、書寫店招等,在歷代文獻中先後出現「署書」、「擘窠書」等稱呼,直到清代康有為將「榜書」定義為一切大字,成為現今最通俗的說法。
史博館館長梁永斐表示,這次「榜書展」讓不常露面的史博大字書法館藏面世展出,涵蓋私人收藏大字拓本,及當代書藝家的榜書創作等,讓觀眾感受「榜書」歷史發展的流變,以及不同凡響的魅力。
民眾可以欣賞到漢代有「隸中草書」之稱的〈石門頌〉、「大字鼻祖」的北朝摩崖刻石〈二鼓山岩面大空王佛〉,由北齊僧人安道一所刻寫,以及宋代〈重修山河堰碑〉等歷代經典大字拓本,展覽也集結十三名現、當代書藝家傅狷夫、董陽孜、李蕭錕、黃伯思等人的榜書創作。「榜書展」即日起展至七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