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文/吳孟樵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是米爾曼的半自傳作品,書籍出版至今超過40年,小說被改拍為電影,於2006年上映,如今重現觀眾眼前。
狂傲的柏克萊大學生丹米爾曼(史考特馬其洛茲飾演)是天天接受積極訓練的體操選手,他和同學的夢想是參加奧運。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體操的力與柔美感,以及米爾曼自創高難度的技法,但他真滿足於自己的成績嗎?顯然不是。整部作品闡釋的是:自我價值肯定。
米爾曼的內心深藏失去天賦與體力的恐懼。頻繁的夢境預示他將發生不幸的事件,他也真的因駕機車蛇行而摔斷大腿,造成粉碎性骨折。可能終生癱瘓的大學生,如何靠意志力恢復腿力?如何站起來?如何重新參加體操比賽?
飾演蘇格拉底的演員是經常演出彪悍角色的尼克諾特,他學生時期是美式足球隊員。看來,這樣的組合演出有其特殊意義。
專注當下修練身心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Peaceful Warrior)是米爾曼的半自傳作品,書籍出版至今超過四十年,依然暢銷。小說出版後,被改拍為電影,於二○○六年上映,如今重新展現在觀眾眼前。米爾曼的際遇像是奇幻記,且都在深夜。加油站真有「蘇格拉底」這個人嗎?還是米爾曼幻想的呢?影迷或書迷可以分別找出他遇難時,書與電影的表現形式。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哲學家,西方哲學的始祖;而片中的蘇格拉底是米爾曼為他心目中的「高人」取的名字。很明顯的,蘇格拉底是核心角色,以各種實境與寓言,教導原本只追求名利卻心靈貧瘠的米爾曼,如何一步步拋開煩雜的心智(佛陀將「心智」比喻為大象),專注於當下,觀察每一刻,以達到身心的修練。
蘇格拉底製造很多模擬情境,讓米爾曼透過親身體驗,進而將領悟融入生活裡,很多事物不論是好的壞的,開心的難過的,容易的艱困的,都要自己嘗過一次。而生活也不像表面這麼平凡,任何時刻都是難能可貴的,不被過去或未來束縛,每個時刻都會是不平凡的時刻。
蘇格拉底在米爾曼無法參與奧運時,帶著米爾曼爬山,爬了兩三個小時,到達山頂的那一刻,告訴米爾曼,在米爾曼腳底下的那顆石頭,就是完成這趟旅程的禮物。意指許多讓自己煩惱的根源,皆因執著於目的是否如願達成,卻忽略了一路以來的過程。
人生可能不會由很多勝利完成,反而是被失敗與挫折累積組成。於此,培養正面心態很重要,片中蘇格拉底強調的是「和平勇士」。大家很容易想到是什麼都不怕的勇士,其實真正的勇士,不是不畏懼,也不是萬能,他們甚至是脆弱的,但脆弱讓他們更加勇敢,因為他們選擇用足夠的慈愛,提起足夠的勇氣來面對自己的恐懼。
記錄每日心情感受
在小說裡,蘇格拉底建議米爾曼每一天都記下自己的心情變化和感受,往後便可以重新審視,進而了解不同的自己。
米爾曼至今已出版十幾本書,暢銷多國,目前依舊推廣「和平勇士」的信念。他說:「全神貫注於每一時刻,就是我的喜樂。快樂的祕密,不在尋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於培養少欲的能力。」並且強調:「每一個力量都有相對應的弱點,每一個弱點都有相對應的力量。」至於,有不少讀者問他真的在深夜遇見「蘇格拉底」嗎?請注意片中的對話:「幻滅,是我所能給你最好的禮物……說不定,我就是你的身體本能,正在和你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