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本土語言扎根 教育部提高經費補助

曾博群 |2023.06.05
926觀看次
字級
孩子體驗手作發粿,認識發粿文化意涵與製作過程。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為鼓勵幼兒園教學融入本土語言,教育部推動「本土語言融入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計畫,自112學年起,提高幼兒園執行本計畫的補助經費額度,並透過多項策略提升教保服務人員相關專業素養,讓幼兒園獲取更多資源,以營造使用本土語言的環境。

以花蓮縣鳳林鎮立幼兒園為例,鳳林鎮雖為客家鄉鎮,但園內大多數幼兒不會說客語,為了提升逐漸弱化的母語,該園從105學年度參與計畫,透過日常生活對話、有趣的遊戲及律動歌謠,營造聽、說及唱的學習情境,潛移默化中讓幼兒自然學習客語。

同時,該幼兒園聘請專業的客語薪傳師每周入園一次,教導教保服務人員利用各項教保活動與主題課程結合,並鼓勵幼兒參與幼幼客語認證,教保服務人員參與客語初級認證,提升聽與說的能力,進而能用客語與人互動溝通。

園內家長回饋,透過參與本計畫,幼兒變得更有自信,除了在幼兒園習得的客語會與家人分享,在家中看到學習過的語詞也會順口說出,客語漸漸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能將客語傳承下去,家長都很高興。

彰化縣私立天真幼兒園從106學年參與計畫至今,透過國教署補助將閩南語融入生活中,以引發幼兒對學習閩南語的興趣,例如添購本土語言的相關繪本,提供教師在課程活動與全園性活動使用;在活動轉換的時間,播放閩南語歌謠讓幼兒聆聽;教保服務人員使用閩南語與幼兒對話,並鼓勵幼兒以閩南語回應。

另外,該園布置閩南語學習環境,設計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的課程,透過提供故事繪本、兒歌或童謠策略引導,結合主題課程和節慶活動,將閩南語融入幼兒日常作息活動當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