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校園頒獎典禮 共創三好和諧社會

江俊亮 |2023.06.06
3074觀看次
字級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第12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頒獎典禮」6日在佛光山南華大學中道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圖/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第12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頒獎典禮」,6日在佛光山南華大學舉行,全台及澎湖地區共有228所學校獲獎。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主委楊朝祥表示,感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將他寫的「病後字」及稿費全部捐出成立基金推動三好運動,三好的種子已在各地萌芽,期望各校繼續為創造三好和諧社會而努力。

出席頒獎典禮的貴賓,包括: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教育部參事鄭乃文、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傳法師、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前教育部綜合規劃司長黃雯玲、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委員楊昌裕、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劉招明、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榮譽理事長陳順章、澳洲中天學校執行校長陳秋琴、南華大學執行董事覺禹法師、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辦公室主任覺多法師等人。

楊朝祥致詞表示,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的經費來源,是星雲大師將他寫的「一筆字」、「病後字」及稿費全部捐出成立信託基金,希望對社會、國家有深遠的影響。他說,自己看過大師的「一筆字」展覽,會場有大師寫過的墨汁罐,簡直堆積如山,看了令人非常驚訝。「大師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眼睛看不清楚,還要寫「一筆字」、生病之後還要寫「病後字」,有弟子勸大師放下,大師說他可以放下自己的色身,但不能放下眾生,不能放下對社會更美好、更和諧的願望。

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主委楊朝祥在會中,感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將他寫的「病後字」及稿費全部捐出成立基金推動三好運動。圖/記者江俊亮

楊朝祥指出,大師的慈悲、關愛社會、關愛眾生的心願,令人非常敬佩,過去12年來,總共有1522所學校接受三好校園獎項,受影響的學生約有200萬人,並帶入家庭、社區,逐漸在各地萌芽、成長、茁壯,期盼未來有更多學校加入三好校園,共創三好和諧社會。

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主委楊朝祥(中)頒獎表揚連續5年獲獎學校。圖/記者江俊亮

教育部參事鄭乃文表示,隨著社會的變遷,學校師長面臨的挑戰日益艱辛,如何釜底抽薪、改善社會風氣,落實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的推動,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教育部樂見各校以創新的方式,結合各種議題與服務,一校接一校、一棒接一棒,一屆接一屆,一代接一代,落實三好,社會就會更美好。

教育部參事鄭乃文期望各校以創新的方式,一校接一校、一棒接一棒,落實三好,讓社會更美好。圖/記者江俊亮

慧傳法師指出,佛門有句話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個「業」就是身、口、意的造作,所產生的影響力。星雲大師在1998年4月佛牙舍利來台灣時,特別邀請副總統連戰一起呼籲大眾「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2011年大師又指示公益信託基金成立三好校園實踐學校,以實際行動推動三好。

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傳法師以普門中學打進2017年HBL總冠軍的故事,闡述來自同伴「說好話」鼓勵的重要,也逆轉了戰局。圖/記者江俊亮

慧傳法師表示,星雲大師創辦的普門中學,打進2017年HBL冠亞軍賽,但那場比賽中,主將卻在上半場失常,打得七零八落,反而是另一名劉同學,如猛虎出柙,打得非常好。在休息時間,主將非常傷心、沮喪,劉同學告訴他「應該忘記上半場所有的不好,要專注下半場」,並象徵性的把「好運」輸送給主將,結果下半場主將每投必中,得了30幾分,破了HBL冠亞軍賽的紀錄,這個「不可思議」的結果,完全來自同伴「說好話」的鼓勵,這個實踐三好的成果,讓他印象非常深刻。

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傳法師(中)頒獎表揚連續4年獲獎學校。圖/記者江俊亮

林聰明表示,南華大學綠意盎然,綠色覆蓋率達75%,被評選為「世界百大」綠色大學全球第72名,也被教育部評選為生命教育典範大學,學校設有台灣生命教育意象館,將人生分成6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感恩、惜福;學校推動三好,特別組成專案小組,融入課程,學生的情緒困擾降低了6成,同理心增加85%以上,可見推動三好,可使校園更美好,社會更和諧。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學校推動三好,學生的情緒困擾降低了6成,同理心增加85%以上,成效卓著。圖/記者江俊亮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中)頒獎表揚連續4年獲獎學校。圖/記者江俊亮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辦公室6日下午特別安排受獎學校參加「探索三好,共創共好」體驗式學習,由財團法人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廖炳煌授課,將三好精神與探索教育融合,從做好事(尋解導向、主題式學習、問題導向學習)、說好話(語言的影響力、正向語言的價值)、存好心(正面能量、成長型心態)引導出主題,分組體驗學習,例如用50顆汽球如何只用膠帶做一個塔,接著兩組併在一起,讓參與者深一層思考團隊互動,從中了解「三好」的真實意涵。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辦公室6日下午安排受獎學校參加「探索三好,共創共好」體驗式學習,合作用50顆汽球做一個塔。圖/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