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10-9) 日本寺院與神社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3.06.09 語音朗讀 11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南神社 1930年代,台南神社(1923-1945)。神苑還包含了1901年設立的御遺跡所,主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台灣唯二「官幣社」(與日本朝廷淵源深遠的神社)之一,社格僅次於台灣神宮。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東和禪寺建築群 1968年,台北東和禪寺建築群與小廣場。此圖是由三張照片組合而成,中間拍照的男子是《日本工業新聞社》駐台記者茂野統一。 東和禪寺屬於曹洞宗,本名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1908年建於台北城東門町外。1920年,禪寺本堂動工重建,1923年完工。原來是日本人的佛寺,為了吸引本地信徒,又在正殿右方興建閩式佛殿──觀音禪堂。台灣光復後寺廟歸公,然而日本寺廟缺乏本地信眾,失去了信仰中心的功能,也欠缺努力維護或重建的社會力量,因此幾乎立刻廢廟,另做他用。 通常,寺廟因產權更替或時代環境改變,出現廢廟或搬遷的情況,總會有一些虔誠的信眾四處募資籌款試圖挽回,或者另謀他址重建寺廟,尤其歷史悠久的寺廟,親受庇佑的施主更多。然而,日本寺院只有日本信眾,台灣人不拜日本神。日本人離開台灣後,日本寺廟在缺乏信眾支持的情況下,往往逐漸毀壞,最後遭到拆除。光復後的東和禪寺,便出現了許多違章建築,同時因販賣各種小吃,意外成為庶民餐飲市集。 2000年,為了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台北市政府拆除本殿,僅保留鐘樓和觀音禪堂,新修復的東和禪寺和鐘樓在之後10年間陸續啟用。這段時期,一些文史工作者以相機拍下修復期間的照片,記錄城市的變遷,也激起許多討論。遺憾的是,儘管大殿曾存在近80年,現有東和禪寺的照片卻十分稀少,最清楚的是從上方拍攝的遠景照片,但細節部分卻很模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灣古寺歷史影像:附日本寺院與神社》 定價2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1500元,意者請洽新世語文化: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東和禪寺旁的觀音寺 1968年,東和禪寺旁邊的觀音寺。東和禪寺拆除後,這座觀音寺依然保留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東本願寺 1936年,重建的台北東本願寺,全名為「淨土真宗大谷派台北別院」,原寺廟在1930年毀於大火,1936年重建。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東和禪寺周邊環境 1968年,台北東和禪寺旁的觀音禪寺,中間站立者為《日本工業新聞》駐台記者茂野統一。照片中清楚可見觀音禪寺門口擺放了兩隻石獅。 日本時代為了吸引台灣本地信徒,在東和禪寺旁興建了觀音禪寺,甚至在門口擺設了中國的石獅,以拉近與台灣信徒的距離。照片右側有一道圍牆,上方裝有鐵絲網,顯示早期的東和禪寺是有高牆和鐵絲網保護,並有一定的管理,後來才逐漸廢置。 此照片可見東和禪寺尚未拆除前完整的周邊環境,為十分珍貴之歷史影像文獻。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東和禪寺外的違章建築 1968年,東和禪寺前的鐘樓,外面已有大量的違章建築,但明顯與東和禪寺主體是隔開的。此時距離日本投降已有20多年,鐘樓上方的木造結構仍大致完好,但之後就逐漸腐爛破損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東本願寺1936年,重建的台北東本願寺,全名為「淨土真宗大谷派台北別院」,原寺廟在1930年毀於大火,1936年重建。台北東和禪寺周邊環境1968年,台北東和禪寺旁的觀音禪寺,中間站立者為《日本工業新聞》駐台記者茂野統一。照片中清楚可見觀音禪寺門口擺放了兩隻石獅。日本時代為了吸引台灣本地信徒,在東和禪寺旁興建了觀音禪寺,甚至在門口擺設了中國的石獅,以拉近與台灣信徒的距離。照片右側有一道圍牆,上方裝有鐵絲網,顯示早期的東和禪寺是有高牆和鐵絲網保護,並有一定的管理,後來才逐漸廢置。此照片可見東和禪寺尚未拆除前完整的周邊環境,為十分珍貴之歷史影像文獻。台北東和禪寺外的違章建築1968年,東和禪寺前的鐘樓,外面已有大量的違章建築,但明顯與東和禪寺主體是隔開的。此時距離日本投降已有20多年,鐘樓上方的木造結構仍大致完好,但之後就逐漸腐爛破損了。台北東和禪寺旁的觀音寺1968年,東和禪寺旁邊的觀音寺。東和禪寺拆除後,這座觀音寺依然保留著。台南神社1930年代,台南神社(1923-1945)。神苑還包含了1901年設立的御遺跡所,主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台灣唯二「官幣社」(與日本朝廷淵源深遠的神社)之一,社格僅次於台灣神宮。台北東和禪寺建築群1968年,台北東和禪寺建築群與小廣場。此圖是由三張照片組合而成,中間拍照的男子是《日本工業新聞社》駐台記者茂野統一。東和禪寺屬於曹洞宗,本名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1908年建於台北城東門町外。1920年,禪寺本堂動工重建,1923年完工。原來是日本人的佛寺,為了吸引本地信徒,又在正殿右方興建閩式佛殿──觀音禪堂。台灣光復後寺廟歸公,然而日本寺廟缺乏本地信眾,失去了信仰中心的功能,也欠缺努力維護或重建的社會力量,因此幾乎立刻廢廟,另做他用。通常,寺廟因產權更替或時代環境改變,出現廢廟或搬遷的情況,總會有一些虔誠的信眾四處募資籌款試圖挽回,或者另謀他址重建寺廟,尤其歷史悠久的寺廟,親受庇佑的施主更多。然而,日本寺院只有日本信眾,台灣人不拜日本神。日本人離開台灣後,日本寺廟在缺乏信眾支持的情況下,往往逐漸毀壞,最後遭到拆除。光復後的東和禪寺,便出現了許多違章建築,同時因販賣各種小吃,意外成為庶民餐飲市集。2000年,為了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台北市政府拆除本殿,僅保留鐘樓和觀音禪堂,新修復的東和禪寺和鐘樓在之後10年間陸續啟用。這段時期,一些文史工作者以相機拍下修復期間的照片,記錄城市的變遷,也激起許多討論。遺憾的是,儘管大殿曾存在近80年,現有東和禪寺的照片卻十分稀少,最清楚的是從上方拍攝的遠景照片,但細節部分卻很模糊。《台灣古寺歷史影像:附日本寺院與神社》定價2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1500元,意者請洽新世語文化:shu4364@ms62.hinet.net(02)2368-4364 前一篇文章 【優游藝林】走進林布蘭博物館 下一篇文章 【光譜──黃光男水墨藝術 返鄉特展】 高屏溪水潺潺流 熱門新聞 01亞運/100金誕生! 楊勇緯激動淚灑賽場2023.09.2402屏東爆炸事故 佛光山送暖祈福2023.09.2303【研朱札記】夜鶯不至2023.09.2104亞運/4屆元老之力! 連珍羚摔出女子柔道首金2023.09.2505療癒橡實人 大自然冒險趣2023.09.2106亞運/「大家都在等這面牌」 楊勇緯奪金哭到不能自己2023.09.2407亞運/「大家都懷疑我」 連珍羚的堅持換來首金2023.09.2508【敦煌經變】觀世音三十三化身2023.09.2409亞運/不敵世錦賽3屆銀牌 徐晧祐超級不甘心2023.09.2610從壽司到鵝肝 掀純素革命2023.09.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走讀城鄉】建築詩人宅邸──王大閎建築劇場【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散步心情】孔廟的音樂會【書藝心語】河流走彎路【從世界美術名作談人生】再談AI人工智慧繪圖 【寰宇采風】普拉競技場【寬鼎畫語】 紫竹林中觀自在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情深故鄉(17-14) 小琉球、龜山島【時光走廊】 情深故鄉(17-13) 小琉球【時光走廊】 情深故鄉(17-12) 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