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法音唱誦弘佛法 梵音妙樂憶師恩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023.06.10
3249觀看次
字級
同學們用心演唱,將法喜供養大眾。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全體大合照。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在嘉義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的推動下,佛光山叢林學院和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共同在5月19日於嘉義市立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禮讚偉大佛陀暨緬懷星雲大師音樂會」,現場千人與會。慶祝佛誕、感念大師恩德,同時實踐大師「以音聲作佛事」的宏願。

宜蘭弘法 開啟佛歌傳唱

1953年,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初到宜蘭弘法,為接引青年學佛而成立「佛教歌詠隊」,出版第一本《佛教聖歌集》,開啟以音樂弘法的新篇章。但其實佛教本來就有音律存在,梵唄就是佛教的傳統音樂,早晚課誦以音聲讚誦佛陀,唱誦梵唄攝受人心,佛教聖歌讓人歡喜歌詠;1979年大師組織「佛光山梵唄讚頌團」,把傳統的梵唄音樂與現代佛教聖歌結合,配合國樂演出,使社會大眾得以透過不同的面向認識佛教。

這場音樂會原先預定在2022年5月舉行,卻因疫情取消;2023年疫情減緩,演出前兩、三個月,學院同學重新練習,梵唄讚頌由永嚴法師、民俗音樂系張雅婷主任、呂翼雲老師等指導,佛教聖歌則由陳昱秀老師帶領,從唱誦的音調、手勢、節拍,還有威儀、動線逐一練習;同學之間更是彼此提醒著歌詞、表情,這次的音樂會,學院同學還挑出八位身段柔軟的飛天舞者,由過去是敦煌老師的小妏學長編舞指導,從基本功開始,每天中午拉筋、跳舞、走位,更安排至南華大學與民音系國樂團的同學練習彩排,期能使演出更加圓滿順利。

演出前,在永嚴法師帶領下,大家分享了對於這次曲目的想法和感受:「每當唱〈弘法者之歌〉的時候,都想像著我和師父騎著腳踏車在田埂上,星光灑落,我們心無畏懼,因為有佛法,還有著使命要繼續往前行。」「唱〈觀音發願文〉時,發願做那尊觀音菩薩,化成千手千眼以解決眾生的煩惱憂苦。」「希望透過音聲,使還沒有認識佛教的,能夠歡喜聆聽;信仰佛陀的,能夠因為我們堅定的心念升起信心。」「其實跳飛天的時候很掙扎,但那天聽學長們唱『七如來』,自己彷彿也變成那誠心供佛的天女,要將法喜供養給台上台下的未來佛。」

人間音緣 以音聲為佛事

表演當天,隨著舞台大幕升起,台下的觀眾熱烈掌聲,那一刻所有的同學不單只是表演者,更是弘法者,用歌聲唱出學佛的歡喜,用音聲傳達對信仰的堅定。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說:「大師認為大家都需要佛法,用各種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眾深入佛法內涵,『人間音緣』的歌詞都是大師寫的,我們用人間音緣來禮讚偉大的佛陀,同時也緬懷追思星雲大師。」

誠如大師所說:「音樂是人類最美麗的表達方式,就宗教弘法而言,音樂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佛光山的第二個五十年,持續推動音樂弘法,承繼著大師的願心願力,希望透過梵唄音樂、佛教聖歌,將佛法傳唱至世界,宣流法音至無盡。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