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台灣雲豹現生機

文/程憲 |2023.06.11
5429觀看次
字級
台灣雲豹頸部的圖案相當細膩。 圖/KFBG

雖然有些人不願承認「台灣雲豹」已從台灣這塊土地上「滅絕」,但不可否認的,雲豹這種在世界各地都屬於稀有動物的物種,已有數十年未現蹤台灣山林了,因而也一直有原民團體希望能引入他國雲豹,讓這種美麗的動物能重現於台灣山林間。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估計,雲豹的全球總數少於1萬隻,大多出沒於東南亞,早已列入「易危」物種名單。至於台灣,雲豹雖然消失超過半世紀,卻始終被認為是台灣非常具代表性的特有野生動物,更是原住民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不同的原住民部落,對於雲豹這種具有靈性和充滿神話的動物,有著不同的看法。對於台東的排灣族人來說,雲豹是一種靈物,絕不是狩獵的對象。如果有人不慎獵殺雲豹,將會遭到天譴,並且會為村莊帶來厄運。

對於魯凱族來說,雲豹更是族群精神的表徵。屏東霧台鄉舊好茶部落(魯凱語稱為「古茶布安」)又被稱為「雲豹的故鄉」。當地族人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魯凱族的祖先就是跟隨著雲豹的腳步,從遙遠的東海岸翻山越嶺,沿著太麻里溪而上,來到大武山的西側定居,因此魯凱族人常被稱為「雲豹的子民」,敬畏雲豹也成為全族人的精神信仰。

雲豹是夜行動物,白天常棲息在樹幹上。圖/KFBG

在看到泰國國際動物保護協會近幾年積極復育野生動物,包括大猩猩、大貓、白犀牛和長頸鹿……台灣不同的原民部落皆認為:「復育」或許是讓台灣雲豹重生的一線生機。

台灣對於雲豹復育的企圖,也吸引國際保育團體的關注。國際貓科保育組織「潘特拉」(Panthera),2018年透過野聲環境生態中心接洽來台,拜訪屏東霧台魯凱族代表、林務局和地方NGO,希望了解復育的可行性,並認為原民部落若能形成共識,未來若從馬來西亞等地引入雲豹,成功機率將高達9成。

同年,高雄市政府觀光局也曾與泰國國家動物園管理局(泰國ZPO),共同簽署「雲豹保育計畫合作意向書」,計畫從泰國引入雲豹寶寶,未來雙方並將在動物醫護照養、保育繁殖、人員訓練及教育推廣活動等方面,進行更密切的交流合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