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巴西南非影響 美國玉米大國地位可能不保

 |2023.07.12
506觀看次
字級
美國是玉米超級大國的地位可能將結束,巴西和南非等國家正在爭奪這個市場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每年,數千萬噸玉米從美國運往全球60多個國家,美國是玉米超級大國的地位可能將結束,巴西和南非等國家正在爭奪這個市場競爭中的有利地位。

英國廣播公司巴西新聞網(BBC News Brasil)報導,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進口國,當地買家正在取消美國玉米訂單,主要是因為有更便宜的替代品。

今年1月,美國對中國的玉米銷售量比往年水準低70%。今年5月,中國首次開始購買南非玉米。對於美國農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

事實上,在玉米市場擔任領頭羊數10年之後,美國即將被取代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國地位,巴西正在這個領域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聖保羅大學應用經濟學高級研究中心(Cepea/USP)教授艾維斯(Lucílio Alves)一項分析指出,巴西在2022/23年度的收成中應出口相當於美國農業部2月預估的玉米量,即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間將有5100萬噸玉米,巴西出口商將首次驗證會否發生這種情況。

報導指出,不僅是中國買家正在取消美國玉米訂單,每年從美國購買約50億美元玉米的墨西哥,也正準備限制進口美國轉基因品種。

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農業經濟學家歐爾森(Frayne Olson)表示,去年巴西可出口玉米庫存已經比美國的多出許多,長期趨勢是巴西正在增加玉米產量,它正在成為一個更具市場主導地位的國家。

艾維斯引述巴西國家供應局(Conab)數據分析指出,巴西玉米出口成長是由於2021/22和2022/23年度收成估計國內產量盈餘約5500萬噸,因此巴西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國。

中國大幅增加巴西玉米的訂單,兩國還簽署一系列協議,允許更多的玉米從巴西運往中國。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經濟學家克魯斯(Harry Murphy Cruise)指出,中國實現食品進口多元化的舉措可能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刺激,除了價格問題外,美國和中國之間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促使北京在迅速實現多元化。

歐爾森指出,美國玉米價格居高不下,原因與當今大多數其他產品和服務價格昂貴的原因相同:通貨膨脹。

對於農民來說,機械、種子和農田成本的上漲損害了獲利,而美國玉米生產成本相對於巴西、南非或阿根廷的最大差異就是土地價格。

例如美國最大的玉米生產地愛荷華州(Iowa)的每英畝土地價格在2021年上漲了29%,2022年又上漲17%,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準。

第二大玉米生產地伊利諾州(Illinois)的土地租金,去年也創下歷史新高。

雖然如此,歐爾森認為巴西的崛起不應該對美國的日常生活產生太大影響,因為農業的經濟影響力與幾10年前不同;農業對糧食供應至關重要,但它不是整個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