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畫集】馬愛聽經

文/林少雯 |2023.08.09
902觀看次
字級
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馬鳴菩薩講經,馬必傾聽。人使馬餓七日,然後於馬鳴菩薩講經之旁置馬秣。馬不食而聽講,講畢始食秣。──《大乘起信論新釋》



這一則〈馬愛聽經〉的故事,出自《大乘起信論新釋》。此部經論是印度馬鳴菩薩所著,日本人湯次了榮翻譯成日文流傳,再由豐子愷先生翻譯成中文。

《大乘起信論新釋》這部經論,主要在闡明如來藏緣起之要旨,以及菩薩、凡夫等發心修行之相,從理論、實踐兩方面歸結大乘佛教的要義,是佛教思想入門書中很重要的一部。古來稱為《大乘通申論》,是學習大乘佛教者必先研讀之典籍,組織井然、論旨簡明,是本無可比擬之寶典。

話說馬鳴菩薩學富五車,又能說善道,當時的印度人愛聽他說法。但是這則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匹馬,也愛聽他講經說法,還真是件稀奇事呢!

這匹與眾不同的馬,非常有靈性,牠聽聞經義,應該都能理解,因此才會受到吸引。這匹馬聽經的專注度,不輸給在場的任何一位信徒,讓人們嘖嘖稱奇。

這匹愛聽經的馬,想必在當時已名聞天下。有人不信馬能如此專心聽經,於是故意讓牠餓上七天,讓馬兒飢腸轆轆,再將牠牽到馬鳴菩薩講經的地方,在牠身旁放上糧秣,來試試這馬的定力。考驗一下牠到底是真愛聽經,寧願餓肚子不吃草;或是在快餓昏的當下,管不了聽經,還是填飽肚子比較重要。

這對馬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結果,這匹馬果然忍飢耐餓,視糧秣於不顧,只管專心聽馬鳴菩薩講經;直到馬鳴菩薩講完經,起身離去,牠才低下頭開始吃糧草。

傳說馬鳴菩薩升座說法,會中同時有七匹已餓了六天的馬隨眾聞法。馬鳴菩薩說法後,大眾皆聞法悟道,連這些馬都感動地嘶鳴,眾人心生感佩,景仰馬鳴菩薩的高德懿行。由於群馬受到感化的奇蹟異象,故世人稱他為「馬鳴菩薩」。

雖然此故事中聽經的只有一匹馬,但牠可真是一匹神馬啊!這馬分明前世就是位學佛之人,可能學佛不到位,此生轉世為馬,但不改愛聽經的習性,遇到馬鳴菩薩講經,不肯錯過繼續修行的機會。這匹馬此世雖淪為畜牲,卻能掌握機會繼續修行,體悟經義後自能提升靈性,下輩子即可再得人身或上天成為天人,再上層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