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養生調睡眠 白色食物聰明吃

陳玲芳 |2023.09.22
317觀看次
字級
中醫師表示,白色食物如白木耳、百合、蓮子等,屬可以滋潤呼吸道的養肺食物。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明天將迎來「秋分」節氣,意味著氣候特點即將轉為「乾燥」。此節氣陰氣漸盛,從此天氣愈來愈涼,秋雨陣陣,「一場秋雨一場寒」的開始,氣溫隨著秋雨而逐步下降。中醫師引用《黃帝內經》裡的「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意即要使心志安逸寧靜,以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此時養生,最重要功課是「調整睡眠、滋陰潤燥」。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表示,《黃帝內經》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風邪、寒邪傷害人體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體內「正氣」不足,「邪氣」才有可能乘虛而入。所以,防止受邪的重點,就是培養自己的正氣,我們平時可以從養生飲食來「養肺」。

肺部系統喜「潤」惡燥,平時可多吃白色滋陰食物如白木耳、水梨、山藥、百合、蓮子、蓮藕等,是中醫認為可以滋潤呼吸道的養肺食物。但如果是臉色蒼白、手腳冰冷、大便稀軟,一吃涼食就腹瀉的「虛寒」體質,滋陰型食物如百合、白木耳、水梨等不宜多吃,或者可加點紅棗或生薑,來調和寒性,也是聰明吃法。

轉骨時機

有利青少年發育

中醫養生注重順應天時,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在入秋之後,是最適合轉骨的時機,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趁此時期,服用轉骨方,來幫助成長、改善體質。

轉骨的黃金年齡,通常在男孩變聲、女孩乳房開始發育,第二性徵出現時;轉骨方則依每個人體質,會有不同處方。

莊可鈞說,男生調理重點為筋骨及氣血的調理,預防運動氣傷及筋骨損傷;女生則以補血、養血為主。除了服用轉骨方,平時的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以及懂得釋放壓力,皆是青春期良好生長發育的根本。

中醫轉骨的目的,不僅促進生長發育、還有調整臟腑和改善體質等功能。

莊可鈞提醒,脾胃虛弱的小孩,胃口不好、形體瘦小,在進入青春期之前,也可先藉由中藥調養脾胃,替青春期「轉骨」打好基礎。


提早1小時上床

避免熬夜 

秋天宜「早睡」,習慣晚睡的人,最好從每天「提早一小時上床」做起,盡可能在子時(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入睡;而日服養生茶飲,也可以舒緩情緒,幫助入眠。

「秋燥會抑制肝氣,肝氣鬱結,就容易悶悶不樂、產生各種情緒問題。」莊可鈞提醒,從秋天開始,許多人會有比較憂鬱的情緒,即便是「天涼好個秋」,卻也難免有「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心情,情緒需要適時、適度抒發,避免過度「壓抑」,可能會降低人體免疫力。

值此時節,莊可鈞建議,可每日飲用一杯「秋分養生茶飲」舒緩情緒,或在睡前兩小時喝,幫助入眠。成分為甘草 六克、浮小麥六克、麥門冬六克、紅棗五顆,以五百毫升熱水沖泡成茶飲,製作方式簡單,適合天天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