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9】象橘 文/許貞慧 |2023.09.24 語音朗讀 24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象橘成株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區種植象橘在玄奘大師區。圖/蔡清華象橘──莖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象橘──果 圖/網路象橘──葉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 文/許貞慧《大唐西域記》:「風壤既別,地利亦殊,花草果木,雜種異名。所謂庵沒羅果、庵弭羅果、末杜迦果、跋達羅果、劫比他果……凡厥此類難以備載,見珍人世者,略舉言焉。」其中「劫比他果」指的就是象橘,亦稱迦毘陀、迦卑他、劫比陀、柯必他等;原產地為印度、斯里蘭卡,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區則種植在玄奘大師區。象橘俗稱「木蘋果」,亦稱三葉木桔,或暹羅無花果;為芸香科植物種,屬喬木,高可達20公尺,小莖多刺,樹皮灰白色,斜向上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全緣,葉軸有翼,單性花,雌雄同株呈黃綠色,圓錐花序,果圓球形,大小如橙子,果皮硬殼質;種子甚多,有棉質毛,可作嫁接柑橘屬植物的砧木。象橘因葉、根及莖皮含香豆素,亦稱黃香楝、硬皮橘及孟加拉蘋果。 為何名為象橘?原來它外表粗糙又硬如象皮一樣,不怎麼討喜,卻有著藥用的功效,果期於10月,果實為漿果,近似球形,徑5~9公分,成熟時呈灰褐色。象橘可種植於陽光明媚的草地上,因為具有充足的光線,為亞熱帶水果,果肉味酸甜,可食用與藥用,多作為果醬,但果皮木質粗糙,堅硬到要用槌子敲開。佛教的傳統醫學阿育吠陀,則以象橘的樹皮、葉子、花、果實做藥,象橘樹幹可以磨成黃香楝粉,是一種淡黃色的皮膚保養品,也可以作為防蚊之用。 前一篇文章 【視覺DJ】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下一篇文章 萬壽菊 熱門新聞 01中職/陳俊秀轉隊機會高 劉時豪問價球隊更多2023.12.0102中職/王躍霖為龍貢獻大 不捨被雄鷹選走2023.11.2803中職/桃猿昔日連霸主力 3人未列入60人名單2023.11.3004黴漿菌來勢洶洶 重點整理一次看2023.11.2805MLB/有望畢業即旅外 柯敬賢身價至少50萬美元2023.11.2906中職/林華韋坦言難取捨 郭俊麟:我會繼續努力2023.11.2807日職/效力西武獅8年 吳念庭宣布離隊2023.12.0108中職/選陳文杰豪不猶豫 能補強雄鷹中線2023.11.2809中職/曾豪駒卸任教頭 古久保健二掌兵符2023.11.2910中職/雄鷹擴編選秀 4投1野陳文杰、王躍霖入列2023.11.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胭脂澹雅木芙蓉【草木堪為友】堅果之王 夏威夷豆變葉木自信丰采粉苞素馨一展潔顏【挪威花間集】歐洲七葉樹 馬栗 作者其他文章【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0】印度棗【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8】垂柳【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7】枸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