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器官照護系統移植成功 創下全台首例

 |2023.09.26
109觀看次
字級
三軍總心臟外科團隊使用器官照護系統完成心臟移植任務,成全台首例。圖/三軍總醫院提供

【本報台北訊】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醫療團隊南下嘉義帶「會跳的心」回台北成功移植,不僅是台灣首例、更是亞洲第2例,作為這次120分鐘護駕任務的醫師回憶稱,與過去完成逾百次取心經驗相比,這次最有餘裕。

時間回到9月9日前夕,1個訊息驚動平靜的夜,1名腦出血路倒的年輕外籍人士符合器捐條件;對於心臟衰竭等待換心的患者一喜一憂,喜的是終於出現捐贈者,憂的卻是這顆心臟功能沒那麼好,移植優先名單上許多醫療團隊忍痛放棄,順位第11的三軍總醫院,毅然決然同意接受這顆心臟。

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林宜璋今天在記者會分享當天經過,他提到,因捐贈者經過長達1小時心臟按摩急救、使用強心劑,甚至必須從嘉義的醫院摘取回台北移植,屬於邊緣性功能心臟,讓三總不放棄的最大原因,除了捐贈者更年輕、心臟功能足夠,最重要的是他們擁有器官照護系統(OCS)。

器官照護系統可以令「死亡」的捐贈心臟重新跳動,心臟還可在體外保存長達10小時,同時能監測、評估心臟功能,讓以往不被採用的邊緣性功能心臟也可作移植,但過去台灣沒有任何醫院嘗試過這個新系統,林宜璋表示,這次任務派了3名曾赴美受訓醫療人員,全程救護車往返。

救護車一路搖晃,體外循環師細心監測努力跳動的心臟;過去已完成超過百次取心經驗的林宜璋分享,這次任務不再緊迫地像與時間賽跑,器官照護系統裡的心臟沒有缺血問題,不會影響受贈者存活率,過去美國醫療團隊曾遇暴風雪,飛機無法起降,機器連續運作16小時且心臟移植成功案例。

車速平均時速130公里左右,對林宜璋及同行任務其他醫療夥伴而言,是無法想像的,過去只能提著冷凍冰桶南下,帶著不會跳動、缺血心臟返北,「白天還能搭高鐵搶時間,晚上只能救護車飆到時速200,飛車冒死運送」,以前從嘉義取心起碼要缺血4小時以上,這次幾乎沒有缺血時間。

這次接受心臟捐贈的是1名中年男性,9月9日完成移植,狀況穩定,已轉入一般病房;三總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柯宏彥表示,台灣每年心臟衰竭人口約有36萬人,約6%會演化至末期,移植手術是最有效治療;台灣每年平均超過200名患者等候換心,移植病例卻下降到62例,主因是捐贈心臟不足所致。

柯宏彥提到,臨床試驗指出使用這套系統保存運送,81%邊緣性功能心臟可用於移植,術後30天存活率達95%,與現行標準進行心臟移植病人存活率相當;這是在擴充心臟停止後捐贈的心臟來源,但系統耗材成本高昂,希望未來能有機會納入健保給付,造福更多等候心臟移植病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