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製古蹟修護材 百年瓦窯廠重燃生機 王淑芬 |2023.10.01 語音朗讀 4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三和窯」老建築已被登錄為高雄市歷史建築。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天然的黏土和汲水的便利,造就百年前的大樹區是南台灣供應屋瓦的主力產區,尤其百餘條瓦材產線成了當地的經濟命脈;可惜時代的變遷,瓦材都被混凝土所取代,僅存的三和瓦窯一度殘喘度日,如今轉型客製古蹟修護材已成了產業的生存契機。日治時期的大樹區是瓦窯業的全盛期,當地有23家業者,約130條的生產線,三和瓦窯廠第四代負責人李俊宏說,父祖輩的時代,大樹區的瓦窯廠日以繼夜的生產,才能應付一大清早廠外等候搬送瓦片大批牛車的供貨需求。圖/記者王淑芬原本是捧著「金飯碗」在銀行工作的李俊宏說,年輕時不曾想過接手窯業廠,後來是不捨百年家業恐因無人繼承而成了歷史灰燼,於是辭退工作返回故鄉,接手這個看不到未來的瓦窯工廠。過去是數鈔票的雙手,如今成了捏做土埆、瓦片的工人。離開舒適圈的生活,李俊宏說,「在瓦窯廠工作就是要耐旱、抗高溫!」,剛開始,很不能適應這種粗活的工作,不過20餘年來已經習慣領著工人一起做活的型態,即使雙手沾滿了泥巴土壤,但是「傳承」百年家業的使命讓他「已沒有回頭路了!」三和瓦窯廠的前身是 「順安號瓦及煉瓦工廠」,這家工廠於日治大正7年(西元1918年)就開始生產瓦片,後來擴建還併購其它工廠而改名為「源順安煉瓦工廠」。李俊宏的曾祖父看上當時瓦窯業的興盛,於是承接煉瓦工廠並更名為「源順安製瓦工廠」、「三和瓦廠」,此後李家人全心經營瓦窯事業,一脈相傳近百年。李俊宏說,他的祖父將瓦窯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可惜不敵工業化的腳步,建材多被鋼筋混凝土所取代,七0年代是大樹區瓦窯業最慘澹的歲月,當地原本群聚的產業,一間間的歇業關門,三和瓦窯成了僅存的一家。瓦窯事業雖然少了同業競爭,卻也面臨建材丕變的窘境,產線條條的停擺。圖/記者王淑芬他說,縱使小時候曾萌想長大後在瓦窯廠工作發展,後來所學和專長與瓦窯業漸行漸遠,李俊宏心中早無接手窯廠事業的想像,直到目睹工廠幾已沒有接單,才認真面對「三和瓦窯」存廢的問題。望著這棟有百年歷史的「三和窯」招牌建築,李俊宏「憂心多於感動!」,因為他「擔心害怕將成為瓦窯廠的終結者。」圖/記者王淑芬李俊宏於1994年忍痛告別銀行的工作,全心投入瓦窯文創事業,量產瓦片皂盤、燈具、花磚等,還在瓦窯廠開設「DIY手作工坊」,希望透過瓦窯文創吸引遊客在探訪這棟已被高市府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同時,也透過手作創意,體驗燒瓦的製程和樂趣。慢慢地,三和瓦窯的聲名受到關注,從北到南、本島及離島等不少古蹟或具有文資身分的歷史建築修護都需要有當時代的建材供料。圖/記者王淑芬尤其在「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施行之後,古蹟、歷史建築的修護工程對文化脈絡的考究更嚴謹,於是三和瓦窯受理客製化老建材,不管是瓦片、瓦當、土埆等建材漸漸成了三和瓦窯廠的主力訂單,李俊宏說,包括台北保安宮、鹿港龍山寺、板橋林家花園、台南赤崁樓、總統府、鳳儀書院等部分修護建材都來自三和瓦窯。隨著古蹟等老建築修護的腳步,三和瓦窯的產線再度忙碌了起來。廠房內成堆的黏土在輸送機器的推進下,產出一塊塊土埆磚、另一邊的產線也忙著製瓦。走過產業最慘澹的年代,現今的三和瓦窯再現榮景,李俊宏歡喜的細數供料國內古蹟及老建築約有百棟的修護建材,屋瓦壁磚、牆磚等都來自三和瓦窯的客製供應。圖/記者王淑芬因為產業的轉型,瓦窯廠能在不被看好的夕陽工業中找到生機,李俊宏有滿滿的感動,也欣喜能為「傳承」略盡棉薄之力。 前一篇文章 李哲音偏鄉小校豎琴公益巡演 9年寫下400場里程碑 下一篇文章 展現才華! 高流「樂團興奮波」挖掘新星起跑了 熱門新聞 01中職/陳俊秀轉隊機會高 劉時豪問價球隊更多2023.12.0102中職/王躍霖為龍貢獻大 不捨被雄鷹選走2023.11.2803中職/桃猿昔日連霸主力 3人未列入60人名單2023.11.3004黴漿菌來勢洶洶 重點整理一次看2023.11.2805MLB/有望畢業即旅外 柯敬賢身價至少50萬美元2023.11.2906中職/林華韋坦言難取捨 郭俊麟:我會繼續努力2023.11.2807日職/效力西武獅8年 吳念庭宣布離隊2023.12.0108中職/選陳文杰豪不猶豫 能補強雄鷹中線2023.11.2809中職/曾豪駒卸任教頭 古久保健二掌兵符2023.11.2910中職/雄鷹擴編選秀 4投1野陳文杰、王躍霖入列2023.11.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葉培棟80回顧展 南華大學展出見證鹿港百年繁華 長源醫院修復竣工美感盡失! 高市路口書櫃彩繪牆遭破壞文資修復新典範 百年古蹟張廖家廟再現風華歌仔戲國寶楊麗花 傳授戲曲技巧不藏私探討和父親疏離的情感 《隔河》解開父子情結 作者其他文章美感盡失! 高市路口書櫃彩繪牆遭破壞天冷吃火鍋 三高患者「腎」防重鹹、少沾醬輕軌成圓 高捷攝影徵稿「抓住美麗的瞬間」偏鄉醫師荒 高市醫學中心伸援手設備及管修 高雄市3區、4工業區12/6日停水探討和父親疏離的情感 《隔河》解開父子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