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際和平的曙光

 |2023.11.19
906觀看次
字級

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現實主義認為,由於國際體系乃是處於「無政府狀態」,各個主權國家無法得到「世界政府」的安全保護,因此在國與國之間彼此不信任,並且互相猜忌的心理之下,每個國家只能追求自保,從而不斷彼此爭鬥、擴張軍備,致使國際衝突永無休止。尤其當新的強權崛起,威脅到現有霸權國家之時,也必然會掉入「修昔底德陷阱」之中,升溫強權之間的衝突,甚至爆發戰爭。

由於國際間不存在「世界政府」,因此國際和平的追求,乃是無法企及的理想。但此一世界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因此和平永遠無法實現的假設,在近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有關以巴衝突的一項決議之後,有必要重新省思。

十一月十五日聯合國安理會對以巴衝突通過決議,要求在加薩開放人道走廊,並呼籲哈瑪斯釋放人質。此次的議案,在安理會的理事國中,共獲得十二票贊成。美國、俄羅斯、英國等三國則棄權,均未動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所享有的否決權。由此可見,和平的訴求是國際上的共識。面對國際和平的潮流,即便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也無法再像以往一樣,動輒行使否決權。現實主義所謂由於不存在世界政府,國際和平因此無法實現的假設,有被推翻的可能。

為確保世界和平與繁榮,向來都有人倡議成立世界政府。但是,世界政府的成立必須面臨下列的困境。首先,世界政府的領導者,如果是以全球一人一票的方式投票產生的話,那麼世界權力必將由印度、中國大陸等人口大國所掌握,而這並非多數先進國家所樂見的。其次,世界政府的決策如果是以一國一票來計算,大國卻沒有否決權的話,那麼世界政府將會由人口較少的小國來掌控,這也不是強國所能同意的。

有此困境,一直都無法成立完整的世界政府。聯合國雖具有世界政府的樣貌,卻並不具備世界政府的完整職能。從近年來國際關係的發展來觀察,全球雖不存在一個功能齊全的世界政府,但各個國際組織卻扮演愈來愈多的世界政府職能,這對於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發展,已經帶來深刻的影響。

目前各種「政府間國際組織」,多係以締結條約的方式而成立。在締結條約的時候,主權國家同意將其特定的部分權力讓渡給相關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相關的國際組織則將各國讓渡的權力,集中統合運用,從而形成具有一定強制力的權力機構。諸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均分別扮演了部分世界政府的職能。

此次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放棄行使否決權,也可以視為服從「世界政府」的集體和平決議,順應人道、和平的普世價值,因而放棄主張個別國家的立場與利益。凡此種種,都足以說明:當前的國際體系並非無政府,強權也不必然會掉入「修昔底德陷阱」,任何破壞和平的國家,必將遭受國際的譴責與抵制。此外,多年來國際法院對於任何犯下戰爭罪、危害人類罪的當權者,也不斷進行控訴與判決。這些新動向,使我們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稍可看到國際永久和平的曙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