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眼通紅易中風?「結膜下出血」莫輕忽

陳玲芳 |2023.11.20
2286觀看次
字級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控制血壓,避免過度用力,可以減少結膜下出血風險。如有不適或疑慮,建議尋求眼科醫師專業建議。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雙眼通紅的「結膜下出血」讓人怵目驚心,其成因與相關的眼睛保健為何?眼科醫師指出,雖與中風無直接相關,首要還是控制平日的血壓,其次重訓、提重物也可能導致腹壓上升,因此除了避免過度用力,平日飲食也應力求清淡,避免血管發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說,外觀上,眼睛可分為眼白和棕黑色部分,眼白實際上由表面的結膜、結締組織和最內部的鞏膜組成。結膜半透明的一層組織,白色的鞏膜在其後,因此眼白呈現白色,角膜則是眼表面的棕黑色部分的最表面。結膜下出血就是結膜下的血管破裂,造成眼白紅腫,類似皮膚上的「瘀青」概念,但血液在眼球並不外流,而是積存在透明的結膜下,導致眼白明顯發紅。

與中風無直接關聯

北醫附設醫院、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曾針對結膜下出血提出研究報告,顯示有結膜下出血症狀的人,中風機率較一般人高,然而其他國際上的大規模流行病研究,扣除「共病」對數據的干擾後,結膜下出血與中風無「直接」關聯,不必過於擔憂。

圖/pexels

常見高血壓、舉重、便秘、劇烈咳嗽、打噴嚏、或用力過度等情形下,結膜下的微血管或小動脈可能會破裂出血,造成眼睛紅腫。

大多數病人並不自覺結膜下出血,通常是被他人指出或照鏡子時發現。張延瑞說,如果無疼痛或模糊視覺,就無需過度擔心,即便出血範圍較大,亦不會對眼睛造成問題。但如果眼睛感到不適,如腫脹感,疼痛或有其他症狀,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結膜下出血,建議至眼科掛號進一步診斷。

治療過程中,紅眼症狀需要一到兩周才會完全消退,就像瘀青消退的時間一樣。另外,如果長期反覆多次出血,要懷疑有有凝血異常疾病,建議檢查凝血因子是否正常、有無血友病史,大多數的人都是某條血管特別脆弱,一直反覆破裂,這時候注意減少用力、多吃維他命C幫助修復,或能避免出血症狀頻繁發生。

控制血壓避免用力


張延瑞提醒,結膜下出血相關的眼睛保健,首要還是控制平日的血壓,血壓太高的時候,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會流血不止,年紀稍微大一點、血管硬化的族群也要特別注意;其次重訓、提重物導致腹壓上升、外力刮傷或刺傷眼睛等狀況,都可能導致結膜下出血。

圖/pexels

平日飲食建議以清淡為主,中醫所謂「火氣大」指的就是食物屬性較為燥熱,存在體脂肪或血液當中,造成血管刺激,就會產生發炎、腫脹,都有可能會讓眼睛結膜下出血容易發生,日常重口味、醃漬、添加香料的食物,不宜吃太多。

總之,結膜下出血與中風並非直接相關,大多數情況下無需特別擔心。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控制血壓,避免過度用力,可以減少結膜下出血風險。如有不適或疑慮,應尋求眼科醫師專業建議。

圖/pexel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