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史上最長黑 11月外銷訂單瞬間轉為正成長

 |2023.11.20
222觀看次
字級
經濟部今日發布2023年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28.7億美元,呈年減4.6%,呈連續14個月呈負成長走勢。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經濟部今日發布2023年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28.7億美元,呈年減4.6%,呈連續14個月呈負成長走勢,主因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終端需求仍低迷。但經濟部預期,11月外銷訂單金額將轉為正成長,長黑中瞬間出現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AI需求殷切、庫存去化雖然各產業步調不一,但已有成效,甚至恢復庫存需求,再加上去年11月中國大陸實施封控,基期偏低,這是推升11月外銷訂單將轉為正成長的主因。

至於12月外銷訂單能否繼續維持正成長?黃于玲認為,AI需求殷切、庫存去化有成等這兩項正面因素12月將持續,但去年12月中國封控解除,出現訂單遞延效應,也就是12月基期又變高了。

再加上全球需求仍不明朗,廠商下單保守,疫後廠商下單節奏異於往常季節性,多採急單方式下單,因此,除非11月接單超出表現得好,否則12月外銷訂單有很大機率將跌回負成長。

經濟部表示,受通膨及升息效應影響,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終端需求低迷,產業持續去化庫存,10月外銷訂單528.7億美元,較上月增2.9%,較上年同月減4.6%。今年前十月外銷訂單金額4,666億美元,年減17.3%。

若按貨品別觀察,10月因終端電子產品需求持續疲弱、供應鏈調整庫存,致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分別年減5.2%及0.3%;光學器材因電視面板價格高於上年同月,加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年增13.8%,這是七大外銷訂單貨品中唯一正成長的產業。

至於傳統貨品因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業者縮減設備投資支出,加上海外同業產能增加、部分產品價格低於上年同月,致機械、化學品、塑橡膠製品及基本金屬分別年減12.8%、11.5%、6.9%及5.4%。

根據廠商11月動向調查,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為48.8,因此預期11月接單將較10月減少,經濟部預估510億至530億美元,但因去年同期基期偏低,預期年增1.7%至5.7%,在長黑中出現正成長。

展望未來,經濟部指出,雖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加上年末為全球銷售旺季,各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接續上市,有助於挹注外銷接單動能;惟全球通膨及升息滯後效應、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不確定因素仍在,恐抑制外銷接單成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