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伯桃》將於2月26、2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這也是該劇寫成42年後的世界首演。圖/台灣戲曲學院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為紀念台灣現代戲劇運動先鋒姚一葦百歲冥誕,他生平唯一一部平劇創作《左伯桃》將於2月26、2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該作由台灣戲曲學院擔綱製作,邀請知名京劇小生、戲曲導演曹復永執導,台北藝術大學老師詹惠登擔任製作總監,這也是《左伯桃》寫成42年後的世界首演。
姚一葦橫跨創作、藝術與美學理論的建立,《左伯桃》是他創作生涯中唯一的平劇劇本,以傳說中左伯桃與羊角哀的故事為基底進行改編,全劇共有〈辭家〉、〈訪友〉、〈行路〉、〈雪阻〉四場,述說兩人在前往楚國應徵的路上遇到雪難,面臨生命困境的掙扎,左伯桃選擇犧牲自我、成就羊角哀,描繪感性世界中富含人性、無私溫暖奉獻的精神。
今(25)在宣告記者會上,台灣戲曲學院校長劉晉立表示:「因緣際會下,能在姚一葦老師百歲冥誕,呈現這部平劇,我想《左伯桃》也反映了當今疫情肆虐的惡劣環境中,願意犧牲自我,成就社會的每個人。」
製作總監詹惠登則希望藉由姚一葦老師的百歲誕辰,上演這部叩問人性、感動人心的作品,讓大家一起思考能如何坦然面對生命的困境。
《左伯桃》劇中「雪童」的角色即為姚一葦的創新嘗試,將大雪紛飛的場景具象化為雪童。導演曹復永表示,這次也將延續此概念,安排四位演員飾演雪童,以舞蹈化的身段編排呈現不同層次的雪景,尤其在〈雪阻〉中,主角與雪童間的唱、肢體、雪旗互動將是重頭戲,以戲曲寫意的表演、豐富的視覺效果,強化人物起伏的心路歷程。
特別的是,曹復永更特別在製作上加入京劇中較少見的古琴與洞簫,展現出左伯桃一角的高貴情操,以及羊角哀掙扎的心路歷程。
這也是繼十年前《孫飛虎搶親》首演後,姚一葦的另一大作被搬上舞台,劉晉立說,傳統的戲曲美學,經由姚一葦老師的文本再昇華,結合精彩的舞台視覺,能讓觀眾看見戲曲嶄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