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營上帝廟義工齊力擦亮300多面路口反射鏡,確保交通安全。圖 /下營區公所提供
文/沈旭凱
台南市下營區上帝廟因應3年1科遶境活動到來,由下營區公所及廟方,動員20多位義工,擦亮12個里300多面路口反射鏡,不僅能提升交通能見度,還可能在緊要關頭救人一命,倘若宮廟寺院都能如上帝廟在重要節慶號召有志之士行善,社會就會更祥和。
下營上帝廟是地方信仰中心,農曆3月3日是主祀的玄天上帝誕辰,適逢3年1科遶境廟會,地方俗稱「下營扛大轎」,近日開始各項廟務籌備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下營區長李宗翰及上帝廟主委姜金利,特別號召義工出動,針對陣頭遶境將經過的12個里300多面反射鏡逐一擦拭。
道路反射鏡常設置在交通視線不良、T字路、交岔路口等地點,有助於車輛駕駛人看清來車等路況,但因為長年日曬雨淋,易沾染灰塵汙垢,鏡面會模糊不清,導致功能喪失,無法在交通頻繁的緊要關頭,提供駕駛人清晰路況。
上帝廟義工在神明誕辰遶境活動,擦亮道路反射鏡,不僅有助提升宮廟形象,還能降低交通事故,利己助人,別具意義。
根據根據行政院資料,台灣現有主要宗教類別有22種。截至2019年,宗教建築之寺廟教堂總計為15175間,是華人世界宗教建築密度最高、宗教最興盛地區。
倘若台灣宮廟寺院在神佛菩薩誕辰、慶典、遶境等活動,都能行善做公益,比如將活動結餘款救濟貧困、關懷青少年問題、幫獨居老人送餐等,以行動彰顯其所敬奉神靈精神,不僅能化解族群隔閡,消彌暴戾之氣,以台灣如此高密度的宗教團體,必能發揮網絡效應,大幅減少社會問題,達到宗教教化人心之目的。